巧用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0-11-25张红霞陇西县第二中学
○张红霞 张 博 陇西县第二中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教育部针对当下的教育形势,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缩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数学教学手段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还提升了资料搜集和信息筛选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2.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学生不断探索并不断建构的过程。高中数学知识是前人所证明的,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将类似的过程再建构,就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进而深层次理解知识。而信息技术能够提供符合实验的环境,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利于学生数学建构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适时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影响教师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学好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和抓手。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验情境、生活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同时要与时俱进,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适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功效,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在运用数据估算和预测未来某一年世界人口数量时,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首先利用计算机查询每一年世界人口的总量,其次利用计算软件绘制出世界人口总数逐年变化的图表,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函数关系,最后可以利用函数关系预测未来某一年世界人口的数量。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口头表达和手绘函数图象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会出现表达不清晰、计算失误等现象,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函数图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将数据清晰地表示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是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据收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的归宿,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利用信息技术适时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展开分析,用数学计算准确预测一些数据,进而实现对实际问题快速、准确解决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点,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学“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一课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商场促销的情境:“六一”儿童节商场牛奶大促销,制订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降价2折销售,一种是按照3折销售。问哪种降价最多?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课本中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如果不归纳总结,不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就不够深入,当知识输入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还要每学完一章的知识就鼓励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画出清晰的思维导图,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适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