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20-11-25贾晓红山丹县三立小学
○贾晓红 山丹县三立小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学习内容,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的关怀,语文课堂应闪烁人文的光芒。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情感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思想感情,而阅读教学为情感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温暖、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这是阅读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出大胆、有主见、有思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与分享。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展开,更能够满足学生的独立、自尊、理解和信任等情感需要,这样就为激情阅读打下了坚实基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应做到: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教育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教师才有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二、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触景生情,从而蓄情。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利用一切能用的条件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
1.利用音乐、画面,让学生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小学生最易受到音乐、画面的感染,如:在《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讲到老人喂海鸥食物,亲昵地呼唤海鸥的名字时,学生看画面时,让学生思考:仿佛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想到了什么?当文末写海鸥站在老人的遗像前,再配以音乐,学生听的时候,让学生思考:仿佛看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这样让学生受到感染,才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胜似亲人的情感。
2.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方法进行生活再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三、以情引情、以情激情
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掀起学生的情感之波。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把握真情实感的契机。如,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我们就可以紧扣“父子亲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这一人间至情,并结合自身体验从而引起共鸣。
2.借助环境渲染,再现真情实感。情感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也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其要旨是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触景生情。
四、做好情感延伸的助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最基本的方式,课内阅读是准备,课外阅读才应是结果。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扩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精心安排课外阅读延伸非常必要。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绝不仅限于以上几种。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寻找到实现阅读教学相长的最佳结合点,真正体现大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认知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