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运用原则

2020-11-25胡改平秦安县王铺镇郭集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圆明园多媒体技术多媒体

○胡改平 秦安县王铺镇郭集小学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教学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多媒体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多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精选一些原声音乐片段,在精彩的视频和悦耳的音乐伴随下,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如,在《长征》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更好地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红军长征路线图,结合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数学知识,使他们了解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省、走了多少路程。学生在读过《长征》这首诗之后,均被笔者构建的意境与氛围所陶醉。结合多媒体构建的情景,笔者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心情,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此诗主题的理解,学生为红军不怕远征、不怕困难、为人民为国家奋斗的高尚情操所感染。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堂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精彩的视听画面、富有吸引力的剪辑片段以及短小精悍的微课小视频丰富了课堂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如,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一文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搜集到大量有关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鉴于此,笔者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这些资料,并整理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友情的深刻了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积极发言,认真写体会,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写作水平。

3.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恰当地运用课件,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不可见的事物变化过程及现象,通过多维动画形式展示,使学生获得动态形象信息,形成鲜明丰富的感性知识,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这就为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支持。如,《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由于文章所述内容历史久远,所表达的思想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今天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适时地播放两段录像:圆明园的过去、现在的状况。巨大的反差、富有震撼力的画面使学生自然而然展开讨论:圆明园怎么了?通过讨论与朗读课文,学生了解到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通过对比理解了课文重难点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技术时要注意的原则

1.要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平等的、互动的,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教师更要以师生互动为理念,组织好课堂教学,调节好师生的关系,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与探讨,营造互动教学氛围。

2.要遵循适度原则。多媒体技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不能过度运用,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学生的思维与精力是有限的,假如让学生看的时间太长,学生就会精力不集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整堂课不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多形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要遵循适度原则,让学生学而不厌,兴趣盎然地学习。

3.要避免形式主义。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的追求,是教学取得成功的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多媒体视为教学辅助手段,围绕课堂实效性灵活运用多媒体,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发挥好多媒体的优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遵循实效性原则。

总之,多媒体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人工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教师要善于运用它,以新课改与素质教育为教学指导,转变教学角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下,品味语文的艺术美,探索语文的神奇魅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圆明园多媒体技术多媒体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游圆明园有感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圆明园里过大年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