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2020-11-25王夏莲山丹县清泉镇北滩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困生孩子教师

○王夏莲 山丹县清泉镇北滩小学

“学困生”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只有诊测清楚他们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笔者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实践。

一、从源头上遏制

新生入学后教师应立即进行入学教育,摸清学生的基本状况,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录入档案。信息包括家庭背景、成员构成(是否单亲)、家长素养(职业、学历、经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饮食、习惯、交友及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班主任要及时将这些情况与课任教师分享,理性分析学生情况,课任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地转化策略,用科学的手段,用爱的力量,从不同的角度转化学困生,使其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来。

对信息采集中发现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联系家长、同学、各学科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疏导,迅速理清学生存在的各种不健康的因素,消除学生滋生“疾病”的温床。使所有学生一开始就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课任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推行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教法,通过问题设置、作业布置、课内互动、课堂评价、课外辅导等方面,不断提升学生记忆、理解、创新的能力。同时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真心帮助问题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动学生,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二、在过程中矫治

随着学习深入,课程难度、容量增大,作业量加重,学生的负担加重,影响了学生深入持久的发展。部分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有可能掉队,教师要及时发现、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1.教师要有统一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要有规划、有指标、有措施、有方案。学校要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文艺辅导员等,树立以生为本,全面育人的观念,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学生落下。既要培优,又要补差,抓两头,促中间,让功底好的学生驰骋学海;让学习困难、个性鲜明、旁技突出的孩子的学生参与各种特长班、艺术团队的培训,着力发展手工、劳技、音体美特长,使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2.开启孩子的心灵,燃起希望的火花,构筑情感世界。教师通过对周边生活中战胜挫折,立志成才的典型人物故事的讲述,增强孩子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卑是孩子最大的心敌,自卑使他们自暴自弃,封闭了心灵。因此,激活孩子善良、蕴藏智慧的心灵就需要一剂良药,当他们的心灵被再次温暖后,情感有了归依,就能再次树立信心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转化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困生并不是方方面面都落后,他们可能是灌篮高手、栽花能手、骑车有特技,他们在许多领域拥有比其他同学更大的能量。班主任要在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创造机会来展示他们的天赋,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提升其自信心,使其坚信“我能行”。教师要依据孩子们的表现适时地作出恰当的评价,扬长避短,凸显闪光点,把成功内化成学习的动力,挖掘学困生蕴藏的潜能。

4.要有循序渐进的跟进措施。转化学困生不能急功近利,要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位学困生,让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心动起来,行动起来。学生转化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取得一点点成绩和进步,要给予奖励肯定,同时要确定和落实下一步的目标,让孩子天天有事做,事事有结果,实行教与学无缝对接。

5.承担责任,做自己的主人,找回自信。给学生创造机会,独立完成某件事,如,做小组长、值日班长、清洁组长、路队长、图书管理员、班级新闻发言人等,主持班级临时工作,在当好自己主人的同时服务好别人。目的是在实践中约束自己,积累经验,发挥特长,贡献智慧。重新塑造性格,使心理殷实,精神生活“富”起来,从而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

三、在巩固中根治

学校、家庭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只有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检查评定,随时补充和完善学生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联系家长,增进交流互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不断巩固中提升学困生的能力水平。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多措并举,实现众人育苗,促使其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学困生孩子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