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0-11-25陆郡琴皋兰县什川学区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校园活动

○陆郡琴 皋兰县什川学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新时代,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如何改变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弱化甚至缺位的现状,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立足实际,确定劳动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是一项工程,笔者所在学校劳动教育策略是立足实际做好劳动教育实践,即立足农村实际、立足学校实际、立足学生实际。学校通过拓展教育空间,拓展学习环境,利用一切学校发展资源,结合实际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把学生劳动教育融入各类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自觉养成正确人生态度,达到健学生之体魄,明学生之心智,树学生之美德的目的。

二、高度重视,推动劳动教育落实

首先,加强组织和宣传。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劳动教育工作小组,组织各班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劳动服务活动,并将一系列活动贯穿劳动教育工作始终。如,开展劳动服务小标兵评比、劳动服务先进班级评比、劳动服务优秀寝室评比等活动。其次,开辟校园“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学校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创建劳动场所,开辟校园“开心农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提高劳动服务本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劳朴实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爱护、珍惜环境资源,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三、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1.以“活动”陶冶人。(1)责任区劳动。从校园资源入手,以日常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渗透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精心打造一个个学生参与的平台,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打扫室外责任区卫生,早晚打扫教室卫生,大家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严格、细致操作。在劳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更加懂得了尊重劳动成果,保护环境的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幼小的心灵中扎根。(2)创意劳动。每学期初,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创办黑板报,每月定期办队报,整个创作学生亲自参与,培养学生成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奉献的健康个体,学生在劳动中锻炼了服务本领,提高了生活能力。同时学校加强劳动服务检查和评比,每周对劳动服务好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进行表扬,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形成班班争夺“流动红旗”,人人争做劳动服务小主人的良好氛围。(3)开展学习活动,培养热爱劳动好品德。每年三月学习雷锋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义务劳动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提高服务意识。开展感恩之举活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前辈,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服务社会,有为空巢老人清扫垃圾的,有清理和维护学校周边环境的,有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的,同学们在服务他人、方便他人的同时,快乐了自己。(4)从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学校坚持开展“三小”活动,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一是争当“小大人”活动,自己动手,自理生活。二是争当“小主人”活动,指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习用品,照顾好自己,当好主人翁。三是争当“小能人”活动,开展“小帮手”“小巧手”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习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劳动能力。

2.以“实践”锻炼人。学校立足实际,开辟校园“开心农场”劳动基地。小学生可塑性强,各种习惯极易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学校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地域优势,发挥教育阵地的功能,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搞好劳动教育工作,针对学校现有条件,开辟了校园“开心农场”的劳动基地,让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勤劳朴实,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用劳动创造生活,创造美。

劳动教育与实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奉献服务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成为幸福快乐,能力多元的人,通过劳动教育与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学会生活,学会担当,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劳动校园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