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

2020-11-25张晓玲湖北科技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发展

张晓玲 湖北科技学院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发展模式介绍

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变为工业领导力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并且出口额是最高的,是国民经济最为突出的一项重要产业。其主要是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最初的发展时就有效的应用了劳动的优势,经过不断加强工艺、贸易,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后续的进程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并且,电子信息产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极其关注对市场的调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产业水准,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以“市场主导为主、重点突破”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模式。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在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产业布局,并采取从沿海地区往内陆地区逐步递推的模式。因此,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大部分位于沿海、沿江、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同时还有以深圳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此外,还有以成都、长沙、武汉等长沙为主体的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大优势,生产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音像制品和基本组件,已经开始使用这方面优势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特点与集群发展。长江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因为具有极为丰富的科技资源,并形成了相对较大的产品登记、技术专长与投资规模。在中国,以北京为首的环渤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是具有最好基础、拥有最强科研实力的产业集群,但是在该区域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信息产品与高新技术。军工电子产业在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即使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的产业带,但不少地区在引领特定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技术研究人才短缺

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来讲,在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中,公司员工素质大部分较低。造成这一原因的重要问题是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招聘素质较低的职员可以有效满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且,因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加工、生产技术含量低,大部分员工在生产线上使用体力劳动的方式。所以,使得大量高素质人才难以接受自己在厂房中进行手工劳动。此外,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中国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集团可划分为两种:(1)改编自一个很早以前的单位;(2)这部分企业是私人经营的。这两种都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并且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极为落后,不能利用高质量的薪资福利来留住优秀的员工。

2.2 劳动密集型、资源破坏等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道路。在中国,有相对较小的民间作坊与工厂,这些作坊与工厂自身的生产能力较低,因为车间和工作地点偏远,因此当地劳动成本也极其低下。因此,这些作坊和工厂的所有者招聘了许多的劳动力来进行生产和发展。这样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对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首先,它将限制电子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太过依赖廉价劳动力,企业有可能丧失技术发展的想法。即使在开展有关电子元件焊接与电子终端组装的时候,需要较多的人员来支持生产,但拥有技术开发思想的队伍比缺少技术开发思想的团队更加容易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这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可能会不断消耗资源,并对当地环境形成破坏。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用到的电缆、机电板等都能轻易形成重度污染,产生的废弃物、废水在没有经过处理就丢弃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若干措施

3.1 加强企业员工的素质

提高目前企业员工的素质可以极大地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能够培养更多拥有专业化素质的优秀人才,中国政府应该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从事者供应大量的学习计划,并且企业应该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积极鼓励素质较低的员工能够考取有关的职称,以此来促进员工专业技术的成长。此外,中国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人力资源以及变为了目前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应用,能够有利于企业收获更多的资源财富。中国企业应该不断优化有关人力资源的培养、资薪福利、管理制度等,并大量引进高素质学生进入车间和厂房,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援,使其能够获得发展的动力。

3.2 走科学、智能的不断发展之路

为了可以不断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企业必须向着科技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前行,在改变电子信息产业模式的环节中,不但需求中国政府的力量,更需要管理人员的关注。为了能够不但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改革,中国应首先调整整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领导人表示,中国必须转变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节能型、绿色发展路径。中国政府有关职能机构指定和实施这些政策与策略,有可能是中国踏上科学技术和智能发展之路的起点。此外,中国企业还应不断响应中国政府的呼吁,争取专业的电子信息日常处理技术,不断探索目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企业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研发价值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应该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企业的责任建设,由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各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在社会人民心中的不良印象。

3.3 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国有关部门要认清市场需求、资本市场、政策与社会环境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中国各个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制度。利用对政府宏观调控效果的展示完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完善融资系统的引领下,能够不断完善政府的风险投资体系,有效处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投资规模小、融资结构不平衡、投资效率低等各种问题。中国政府应该供应一个具有公平性、合理性、标准化的市场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时期,需要相关的部门优化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这一目标,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新技术的产品化、工业化与市场化,通过持续创新自身的重要技术,来确保有关产业的长期发展,并且,政府与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强化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加强技术的创新力,使得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在技术创新中获得节约成本的优势,让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获得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发展
7524亿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前沿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强国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