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高效语文习作课堂的措施
——以《“漫画”老师》为例

2020-11-25山东省莱西市济南路小学胡晓萌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7期
关键词:漫画习作语文

山东省莱西市济南路小学 胡晓萌

习作在小学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当学生理解力、语文综合素质与阅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对习作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在写人类习作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将“写人类”“具象人物”相挂钩,导致学生的写作思路局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的分析上,抑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习作目标的把控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从自身入手,开展更具系统化与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对学生习作能力进行清晰的定位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需要达到习作水平也有所不同,对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后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就三年级来说,这个阶段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物特点的把控能力,要求学生能从人物所体现出的某个特质入手进行剖析,并要紧扣中心思想;到四年级之后,学生就需要对人物的整体特点进行把控,并遵从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在观察中逐步尝试去提炼出该人物特有的品格,这对其描写能力、分析能力与写作时的整体把控力都有着较高要求,需要真真切切地体现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当到了五年级之后,更多的是需要从具体案例中去提炼某些特点,并灵活运用人物描写法从神情、外貌、动作等方面入手来细致体现其特点;等到了六年级之后,则需要具有大局意识,学会统领全篇,既要保证逻辑性,又要赋予文章文化内涵,通过对人物特点的描写来引出真情实感,将灵魂灌注在文章之中。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就应该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殊性来更有针对性地树立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对单元的整体性进行把控

在部编版教材中,虽说习作与其他的课程内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情况下虽然不会强制要求教师将习作与单元内主体融合到一起,崇尚习作的独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习作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脱离实际。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探索习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系,寻找合适的契合点让二者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课文都是经过长时间实战检验的精华所在,更具有良好的典范与教育作用,其不仅能为学生写作提供思路与素材,还是学生培养文学思想的有利武器,最大限度地运用单元课文与习作之间的联系性,能达到先读后写、先看后思、先写后比的良好效果,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使其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

《“漫画”老师》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在进行人物描写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突出其特点,因此,我们反观本单元的课文,《将相和》一课就是通过“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事件的相互交融中去突出廉颇、蔺相如两人的性格特点,其中更是不乏细致入微的语言、动作描写,这无疑能帮助学生去体会如何利用事件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相和》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从哪里得出的?”随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研究讨论,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增进学生情谊,使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打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同时,让学生对后续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三、积极加入生活化元素

部编版教材中融入了许多生活化元素,不仅能让学生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更是以此作为出发点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在设计习作题材时就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眼前一亮、怎样吸引学生兴趣,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身边人”入手,如教师、家长、学生、朋友等等,对其性格特点、语音语调、外貌体态等进行描写,学生在看到此类题目后话匣子一下被打开,在日常接触中通过交流、观察所形成的生活经验逐步涌入大脑中,习作整体效果大幅度提升。

而在《“漫画”老师》中,其本身就包含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漫画”,那么教师就可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大屏幕上播放与其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漫画这种诙谐、幽默的艺术形式,然后让学生去思考与讨论“你心里谁是最特别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使其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漫画”老师是用幽默、夸张的语言包装后的老师,要放大老师的特点以达到此效果,要把老师“画”得更加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搞笑传神。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效习作课堂的打造已刻不容缓,相关工作者应从多方面入手,抓准习作目标,深挖教材内容、拓展课外知识,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使其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主动融入习作之中,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为其日后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漫画习作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习作展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