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策略研究

2020-11-25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7期
关键词:国学评价语文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陆 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理念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国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国学经典诵读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指导学生展开国学经典诵读。

一、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目标,优化教学指导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与完善,并加以阐述。同时,在教学指导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展开经典诵读。例如,在古诗《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学习、诵读能力发展以及情感培养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调动古诗诵读积极性。在课堂设计中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意,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出示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谈谈欣赏图片后的感受,以期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秋天,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结合生字,为学生重点分析“促”的平舌音、“深”的翘舌音,并示范朗读;最后鼓励学生模仿诵读,并在音乐的伴奏下配合作者的情感起伏,提高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完成古诗诵读,体验诵读的乐趣。

二、合理选择国学经典内容,实现全面教学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国学经典内容的选择,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年龄特点主动参与诵读,并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中实现全面发展。国学经典的选择应从学生主体特点出发,从低段到高段,从简单到复杂,从启蒙到深入学习,确保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国学经典内容中完成阅读任务。例如,一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三字经》《咏鹅》《草》等;二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望庐山瀑布》《绝句·迟日江山丽》《赠刘景文》《江南春》等;三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游子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四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游园不值》《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诗经·关雎》《论语·学而时习之》等;五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论语·里仁为美(九章)》等;六年级学生可以选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渔歌子》《论语·成人之美(五章)》《论语·为政以德(七章)》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同的国学经典内容中实现阶段性发展。

三、丰富经典诵读形式,实现诵读学习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对待国学经典诵读应保持开放的思路,在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诵读形式,促使学生从多角度体验诵读的乐趣。在课内教学中,教师应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诵读体验。例如,在《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古文的含义进行解释,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并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古文含义后进行大声诵读,让学生在对比“王戎”与“诸儿”的行为中深入思考,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进行创作表达,结合自身的体验说明经典故事中包含的隽永的道理。

此外,教师还应将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例如,在“畅读经典,品味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选择诵读内容,指导学生诵读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与其他参赛者进行沟通,交流观点,学习诵读方法,积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等,这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四、做好国学经典诵读评价,提高学生诵读效果

为确保国学经典诵读的长效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诵读过程与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教学反馈,促使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周评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进行评价,要求学生进行全班诵读或者小组诵读,并结合学生的自主评价、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检验学生阶段性诵读成果;组织月评,明确学生诵读的层次化标准,并根据学生的诵读效果,进行层次划分,反馈学生的综合发展;组织学年评价,结合预期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诵读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反映学生原来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提升;展开弹性评价,即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从细节上展示学生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成长,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国学经典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目标,优化教学指导过程 ;合理选择诵读内容,实现全面教学指导 ;丰富经典诵读形式,实现诵读学习多元化;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诵读体验,进而让国学经典融入语文课程学习中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国学评价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