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2020-11-25杨慧瑾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9期
关键词:院落木质木材

杨慧瑾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中国地大物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南北气候环境的迥异,造就了南北两派的不同建筑设计风格。现代社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实用性,不会在建筑外形设计上特意强调南北差异,如此也就造就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的鸿沟。

1 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与特点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材为建筑原料,在设计上尽量贴合或充分发挥木材的结构特征。不仅设计形式多样化,还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了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墙体是不作为承重使用的,而是采用木桩对整体建筑进行承重,这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创举。与此同时,在建筑装饰上,我们的祖先通过对木材的雕刻利用,创造出了檩、斗拱、椽、梁枋等丰富的装饰构件,并在装饰构件中将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对生活、对未来、对家人、对子嗣、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融入其中,这使得我国的古建筑不仅有着超高的工艺,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与现代建筑设计中以业主喜好为主的设计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2 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及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早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设计体系,重功能大于形式,重空间结构设计大于建筑外形设计,因此不论是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小县城,在建筑设计上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能够获得最大居住空间与经济利益的高层建筑。且为保障居住者的居住舒适度,还会对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进行个性化设计。

此外,现代建筑在设计上主要是考虑空间结构的功能性需求,致力于完善各空间的独立功能,并不会对建筑外形进行特殊设计。就算有诸如 “马桶”、“秋裤”等创新型的大楼外形设计,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图有形而无内容,这使得当下的建筑在设计上难以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更不用说要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去体现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3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的比照

3.1 建筑材质的不同

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古代建筑多用木材作为建筑施工材料,少数建筑会采用石头、泥土以及砖作为建筑材料。而到现代,得益于工业化的发展,现代建筑多选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木材在时代的演变中早已退出了建筑舞台,这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木材相比,钢筋混凝土有着更高的强度与便捷性,能够适用于各类建筑的施工建造,有着木材所无法匹及的优势,更是社会科技发展的直接成果转换。也正因如此,导致现代建筑设计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如古代建筑设计那般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理念。

3.2 建筑形态的不同

古代建筑将四根木桩所围成的方向空间成为 “间”,并以 “间”为单位,衡量建筑的大小。“间”的数量越多,代表建筑占地面积的越大,反之则少。加上古代以奇数作为吉祥数,“间”的数量多为单数,因此古代建筑的房间多为单数,并沿着中心轴线向两侧对称分布,形成虚实相间的庭院,讲究平面上的围合,四方房屋围绕中心院落而建,俗称“几进几出”,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到现代,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建筑形态发生极大改变,人们不再追求 “几进几出”的院落,取而代之的是楼房形态的高层建筑,人们会更多的聚集在功能齐全的小区中。人居空间环境,从平面化向竖向化转化。在一定程度上,高层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程度,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深入,早已取代了低矮的院落建筑,成为当下人们的居住首选。人们在建筑设计上追求的是更为现代化的空间设计,利用巧妙的设计方案节约大量的土地面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建设更多的高层建筑,创造更多的居住空间,为城市发展容纳更多的居住人口,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3.3 设计方式的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上更为贴近自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民风民俗,且因地制宜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建筑外观。同时,为完美体现这一设计理念,古人会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对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多样化的工艺技法与手法,经过精心雕琢与布局,建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的院落群体。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同,古人在建筑设计上更为精益求精,大到院落整体布局,小到窗花细节设计,每一处都精雕细琢,完美贴合时代印记,这也是后人对现存建筑院落群体建成时间判别的主要依据。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而古代建筑则是将与时代对应的文化特征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将时代的印记刻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而现代建筑设计则存在较为严重的跟风情况,过多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建筑,忽视了建筑本身应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精神,导致设计出的建筑千篇一律,无审美可言。

4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

4.1 设计理念的融合

我国古代建筑在外形与内部结构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区域特色。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南北方建筑。我国北方天寒,会围抱天井或中央院子,砌筑高墙,将住宅紧密围合起来,用以抵御风沙的侵袭,这便也就是现今所说的四合院。而南方多为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多变,院落设计更为因地制宜,有曲尺形、马鞍形、“一”字形等院落形式,还有部分房屋建筑没有院落,直接临街而建。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建筑因地制宜,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我国近些年来推行的可持续战略发展方针不谋而合。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注重对自然属性的添加,增加自然元素在设计中的比重,以此为现代建筑赋予自然特色。为此,设计人员可以从现有的古代建筑中提取灵感,吸取古代建筑设计精华,同时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适当选取能够代表建筑所在区域的文化符号或图案符号,将其融入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4.2 建筑材料选用的融合

古代建筑设计更多的是对木质的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更具文化气息的建筑构件,而现代建筑设计则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加以利用,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的优越性能,提升建筑的安全性。然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部分建筑空间结构可以适当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并对其进行设计。由于建筑材料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因此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要选择与建筑空间结构相吻合的木质材料,同时保障木质材料的稳定性与耐磨性。在人们的固有意识中,木材容易腐蚀且被虫蛀,如果选用木质材料作为建筑设计施工的一部分,必须对所选用木质材料特性进行严格把控,并使用一定技术手段增强木质材料的特性,防止木质材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或虫蛀,提高木质材料的使用寿命,以此实现古代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材料选择上的融合应用,更好的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4.3 特色建筑外观设计的融合

针对当前现代建筑外形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代建筑设计的特色建筑外观设计理念,选取符合当地人文风貌或城市历史文化背景的古代建筑,从中挑选出可以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建筑外观设计元素,对现代建筑的外观进行设计。利用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建造具有古建筑形式特征或特色建筑结构设计的现代建筑。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避免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必须深入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风貌特色,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古代建筑设计理念完美融合,最终将我国传统文化延伸于现代建筑外形设计中。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古代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能够为现代建筑提供更为广阔的设计空间,实现建筑功能与文化内涵的双重提升,最终实现对我国传统文件弘扬和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院落木质木材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木质风景画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严格木材认证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