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的有效开展
2020-11-25保建武
保建武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青山小学 贵州 普安 561500)
从小学开始就教育孩子传承传统文化,既能够彰显东方智慧、中华精神,又能够传承我国的文化与精神命脉。小学生作为人们成长的基础阶段,大家普遍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而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知识,明白其中的精髓要义。这才是传播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过程。
1.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1.1 使学生感知到学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美如山河,拥有高尚的精神品质。将中国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整合在一起,包含的内容宽泛和庞大,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体验学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他们的行为,净化他们的思想,逐渐培养他们的气质、开阔他们的人生境界,起悟生命的智慧。
1.2 丰富知识,拓宽学习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拘泥于课本学习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存在的严重弊端,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且单一的思维习惯。传统文化教育是多元的,涉及不同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也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有着很大的关联。
2.教学策略
2.1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实践并不意味着对课文内容学习进行放松,传统文化教育与课本教学的比例应该由教师进行恰当的调节。一些教师会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穿插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实践会严重影响课本教学的进程,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课本内容的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实践没有较强的联系,这些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语文教师针对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和课本内容进行综合调节。传统文化的体现范围是非常广的,语文课本内容中有很多都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例如,《曹冲称象》课文中曹冲的聪明才智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2.2 开展古诗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于古诗文的情景学习来展开相关的教学工作,进而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进行课下记忆的时候,也能够根据课堂上的理解学习加深对于学习知识的印象。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伯牙鼓琴》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懂相关的文言文,让学生充分理解古代文人为了更好的表达对于友情的向往,在钟子期去世之后,竟然表示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加深对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让自己也珍惜自己身边的友情,提高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
2.3 提高教师的语文素质,夯实专业基础。教师的语文素养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将传统文化教育合理的融入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要先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之前,必须要对相关知识有全面充足的了解和拓展,只有丰富了自身的教学体系,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要扎实语文功底,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仔细的研究,体会传统文化中的不同精神内涵,通过不断的思考积累来对它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然后再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从而更好的使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2.4 结合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普及优良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应带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以此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并产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例如:教师在教授《纸船和风筝》这一课程内容时,引申出与“纸鸢”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教師为学生普及与纸鸢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知道‘风筝’在古时候被称为什么吗?”学生们表示不知道,随后教师继续说:“风筝在古时被称为‘纸鸢’,人们喜爱在春日里放纸鸢,并在放纸鸢的同时许下美好愿望,想着风筝飞上天的同时自己的愿望也会被实现,与我们现在‘放风筝’这一纯娱乐项目有所不同。”在学生们了解了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后,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开展“制作纸鸢”的传统文化活动。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将宣纸、毛笔、软竹签等材料带到课堂上来;其次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制作纸鸢,在此期间由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在制作完成的纸鸢上写上自己的愿望,由此教师不仅向学生普及了传统文化知识,还带领学生切身体验了传统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意识。
2.5 经典咏流传,国学传颂悠扬。央视总台出品的《经典咏流传》,通过唱作人的演绎,赋予诗歌全新的灵魂,让诗词歌赋重新活跃在国人眼前,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既结合了文化特色也融入了现代舞台渲染,打造更让人动容的诗歌学习环境。教师可通过类似的活动教学案例,让学生以音律符号走进《竹里馆》,古琴悠悠,林中月照,进行词曲唱作学习,徜徉诗歌的幽美海洋。这不失为一种充满美感的教学方式。
3.总结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两者并行,发挥其教学育人的作用与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要将思维打开让语文课堂更开放、更丰富,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和全面地汲取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保证其健康和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