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11-25浪春英
浪春英
(甘肃省临洮中学,甘肃临洮 730500)
引 言
高中化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教师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教学发挥积极作用。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关键学科,学习难度较大,许多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这导致高中化学教学面临困境,学生难以进入学习化学的知识体系中,无法及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课堂氛围不佳。教师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很难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在高中化学课上,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难以有效理解化学知识,也难以将所学化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渗透和知识讲解,实现现代高中化学教育的改革目标。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需要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例如,在教学“化学元素周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提问:“哪位同学可以读出图片上的内容呢?”有的学生会轻声地试读图片内容“氰氦铝”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进入自己的学习情境,从而主动思考。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图片进行分组讨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加大问题深度,培养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和方向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意识。因此,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问题的难易;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提高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探索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深化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由于物质分类法是人们社会活动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讲完物质的分类和方法时,可以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怎样对化学反应进行树状分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物质分类法,对石油加工产物及用途进行树状分类,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而且能完善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更好地提升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三)运用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运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应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并激励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思考化学现象,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思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学习思维的深度。例如,教师在教学“金属与其化合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钠的储存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用水保存,有的说用煤油保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钠在水中发生了强烈反应,慢慢地消失在水中,且水的颜色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用煤油保存钠的可行性。学生会在实验后,掌握正确的保存方法,并通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来验证答案。由此可见,实验教学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质量。
(四)运用话题式探讨方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问题教学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合理采用话题式教学模式,通过话题导入教学,启发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积极互动与交流,对化学教学方式进行深入反思,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选择话题时要结合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现象或社会热点来启发学生思维。在化学教学框架中,教师要选取有针对性的热门话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话题的脉络,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启发学生的化学发散思维,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 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此外,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