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17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笔者初中语文

陶 媛

(江苏省如东县新区初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400)

引 言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良好的语文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也在自己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究和反思,同时获得一些感悟与认识,现将其表述如下。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近几年,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运用,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地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笔者除了给学生讲解说明文的定义、三要素、分类、常见的说明方法等理论知识外,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一组关于苏州园林美景的图片。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学生仿佛跨越了时空,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观赏其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门和窗等,这给予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丽与魅力,并由此产生了心之向往的情感。有了情感上的代入,学生也就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中透露出的对苏州园林建筑成就的欣赏、敬佩与热爱之情。相较于以往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在脑海中构想的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给予学生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感受与体验,使他们能轻松理解与掌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这便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体现[1]。

二、巧用生活教育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积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实践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有效锻炼与提升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可以说,巧用生活教育理念也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浓浓情感,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入了生活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经历来理解文中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父亲买橘子这一非常细小的事情中透露出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现实生活中,父亲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受到了来自他的爱与呵护呢?请认真回忆和思考并积极回答。”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都开始认真回忆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而在接下来的发言过程中,学生更是感情真挚,用简单的语言叙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这样,课文中的内容和情感就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学生在感悟到父亲对自己关爱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形象。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巧用生活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三、巧用小组合作形式

现在,我国大部分中学实行的是大班额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一个班级的众多学生进行授课,有时还会担任不同班级的授课任务,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教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一一引导与教育,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对一些语文知识进行探索与研究。这种依靠集体智慧与力量学习语文知识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3]。

例如,在教学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笔者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文章的第一句话是,“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各个小组都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有的学生说:“‘苏醒’一词将大地拟人化了,描写出了大地从严寒中苏醒过来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感觉‘萌发’一词用得非常好,将小草、树木一点点发芽生长的状态展露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小草和树木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还有的学生说:“我感觉‘次第’一词用得很好,它的意思是‘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这个词语将春天来到时花儿们争相开放的热闹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凝聚到了一起,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学生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巧用课堂激励评价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外界反馈的信息格外敏感,而且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外界所传递的积极信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而负面信息则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评价,使他们受到激励,进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语文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与闪光点,如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他们赞扬与鼓励;当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后,笔者会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以表示肯定;当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情况很好,字迹工整且清晰时,笔者也会给予他们表扬……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并促使他们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学习语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以看出,巧用课堂激励评价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结 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语文教学活动高效开展,让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笔者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