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1-25李建英
李建英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育才小学 福建 莆田 351100)
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民族精神的传递,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滋养。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小学生从小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将传统文化的美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将传统文化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既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又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将传统文化背景与平时教学内容相关联
对一个国家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魂所在,必须被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所以要从孩子抓起,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果教师能将小学语文教学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还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更加深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在课堂引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既能获得听故事的乐趣,又能在心灵上获得成长,同时也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不断传承下去。小学高年级是小学生人格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小学生这个时期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如果教师能在这个时段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小学生就会受到文化的滋养,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进行《慈母情深》的教学时,可以先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阐述的道理,去领悟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与付出,感受亲情的可贵和温暖。等学生有所体悟后,教师可以在此时引入传统文化,比如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三字经中关于孝道的诗句等,让学生学会孝顺父母,明白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要学会对父母感恩,尽孝道。
2.广泛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流的活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在全国受到极大重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关联进来。除了课堂,教师也可以在课下作业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像传统节日、古诗词、美德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灵活渗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并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美德,形成高尚的人格。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美。
教师在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进行教学时,先要带领对课文的结构与表达进行学习,通过“欢声笑语”“双眼直直”“十二时,二十四时,三十六时”等关键词,帮助学生体会父亲挖掘废墟的坚定不移以及儿子对父子的信任,感受父子之间的爱。此时,教师可以在此融入传统文化,举出“孟母三迁”的例子,同时也让学生回想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教导学生要感恩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课后作业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主动为父母做一些事情,让学生知恩感恩。
3.结合多种活动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高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进行简单地讲道理,小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讨厌学习传统文化。所以,教师要让传统文化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对孩子充满吸引力,就必须做足功夫,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采取讲传统故事、猜典故成语、看传统技艺图片展、欣赏节日习俗视频、小组传统文化竞答等各种方式,根据每堂文化课的内容合理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课程。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教授传统文化,比如利用节日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重阳节当天向学生介绍关于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扩展关于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知识,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引入,向学生展示“饮菊花酒”“登高赏景”“吃重阳糕”等习俗,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活动是什么;然后再向学生引出“重阳节”,介绍节日的由来,告诉学生这一天也被称为敬老节,各地都要开展敬老、爱老、关怀老人的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让我国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文化的滋养,在心灵上受到熏陶,从而培养高尚的品格。另外,在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学习水平,让语文学习变得鲜活,充满生命力。因此,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