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类作品的教学策略
2020-11-25王悦
王 悦
(贵州省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 贵州 大方 551600)
引言
高中生正处在形成自我认识的重要阶段,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同学生对于不同教学内容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心灵触动,这种文字和人心的契合度,让语文学习具有了人性的光辉,成为了很多学生认识和理解自我和生活的重要渠道。人物传记类作品具是综观人生的一个个标本,在学生的成长当中,不一定所有类型的人物都能够引起其内心的共鸣,但毋庸置疑的是,有很多人物传记当中的经历和故事都会为学生带来深省。所以,应在正确认识高中阶段接触的传记类作品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研究,更好的发挥人物传记类作品的教育教学实效性。
1.高中人物传记类作品的特点
1.1 故事真实。人物传记虽然对人物的生平添加了一定的文字润色,但是始终秉承着写实的基本要求,具有实事求是,就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的特点[1]。比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即为仿传记类文体,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我国传统的人物立传写作方式,即以某某人,字甚名谁,何年何月生为开头,但不同的是,这个阿Q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仅以一种典型的案例为讽。所以,人物传记类的文学作品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性,不能以作者的个人意愿对人物进行塑造或改变,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1.2 人物性格鲜明。人物传记当中记录的主人公往往具有一定的可写性,即在性格、成长经历、人生旅途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突出性,既是普通人当中的一员,同时也是某个时段某个领域当中的特别人物。所以,传记类的文学会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人物的一些事迹来说明其个性,塑造出更为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对此人获得较为充分的认识。比如,很多传记都会在文章中记述主人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在经历何种类型的情境之后,主人公做出了何种反映,体现着其哪种性格和精神。
2.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
2.1 着重赏析主人公的形象性格。传记类文体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起来的困难并不大。在进行人物传记的教学时,应当结合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选择的铺垫。比如,古文类传记记载的人物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且古文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遭遇的问题较多,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辅助阅读资料的查找,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铺垫,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获得更为真实的理解和体会。传记当中记录的主人公往往具有性格和精神层面的闪光点,同时,这种闪光点以某种实践为载体,获得了更多人的认识和敬仰,此类内容的教学不宜以字句或表面意思为主,而应将重点放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根本上,让学生能够获得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基本认识,在其精神或性格当中有选择的进行借鉴。
2.2 注重典型的细节描写。通过对传统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类作品教学较差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对人物传记类作品中细节的重视程度。传记文学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形象特征,表明其内在精神和个人性格,往往会通过多种类型的事件中人物行为、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整合,来提供更具画面感和纪实感的阅读效果。这种表述的方式,既不会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叠加来进行空洞的表述,而是让人物自己出场,作者不对人物进行过多的评价,让读者自己判断[2]。其实在高中阶段的作文写作当中,很多学生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记录方式,在写作当中具有较强的主观意愿和自行判断,没有将事情的经过和各项细节描绘出来,无法达到预期的写作效果。在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应当对典型的细节描写内容进行着重设问之外,而且应及时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通过某种笔触进行一件事、一个人的描写,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类作品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2.3 相似文学作品比较学习。虽然每个传记的主人公都是不同的,但是很多优秀人物具有的品质确是相似的,比如坚韧、刻苦、机智、勇敢、善良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进行传承和弘扬。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对存在一定相似性的文章进行比较。比如《苏武传》中当苏武在得知张胜牵扯到叛乱中和张胜说的话之后,和常慧以及最后和卫律说话的方式和态度都有明显不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和赵王、秦王、廉颇说话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这些对比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细致的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更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目的。
结语
人物传记类的作品在进行阅读和赏析的过程当中,应当抓住人物的个性及精神,凸显出其中具备的、可以进行学习和借鉴的良好品质。对于教材当中并没有进行强制要求的阅读内容,教师应当有选择的推荐学生进行阅读,通过合理的教育引导方式,让不同学生可以找到自己认可的榜样,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对自身进行再认识和再规划,达成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