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
2020-11-25德州学院
德州学院
引言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财务工作理念发展滞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财务预算管理落实不足、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工作质量和事业单位经营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中核算优势,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至关重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工作理念发展滞后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是事业单位由于体制因素,其财务管理部门并不能真正适应当前的新市场环境,特别是缺少科学的理财意识。虽然事业单位近年来着力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但整体来说并未取得显著的进展和成效,其核心内容仍然未得到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仅仅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财方法进行一些改进,并未形成具有科学性和理性的财务管理机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对于当前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定位不够准确,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显然粗放型的管理很难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缺少完善性的主要原因,支出偏离实际预算计划,计划制定与实际需求不符,且存在人为套取资金的现象,预算执行难度相对较大,并且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诸多压力。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会计不断进行改革,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体现出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形势,正确规划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当前事业单位并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甚至存在会计人员身兼多职的情况,埋下了财物管理漏洞的风险隐患。这样一来,如果个体出现违规行为,则会引发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系的变动,甚至有可能产生违法乱纪等问题。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缺少正确的认知和重视度,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并未遵循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风险隐患问题。
(三)财务预算管理落实不足
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最基础的会计工作,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缺少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预算编制,造成预算和实际财务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问题,甚至许多事业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财务预算编制落实的过程中缺少各项明细的记录,导致资金乱用问题始终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在开展会计核算过程中,事业单位并未予以高度重视,导致会计基础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不仅缺少有效的方式方法,且并未适应当前时代推动的财务会计信息化。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改进路径
(一)转变财务管理工作理念
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则是转变传统财务工作思想理念,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逐步形成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理财意识,并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精准定位,实现财务工作的精细化。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不能仅依靠政府拨款,而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打造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格局。且当今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对领导部门以及财务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更新思想理念,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改革当前财务工作仅仅为记账和算账的问题,避免财务管理工作成为数据核算的傀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思想理念创新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前财务支出结构和资金成本展开系统化分析,从以往的核算型会计转化为管理型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中注入更多新的内容,特别是要形成效益理财观念,正确认知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形成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十分繁杂,且涉及广泛的预算项目,所以必须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控,以此来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制度体系,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促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划分为多个工作岗位,具体职责有所差异,为了保证财务工作者能够各司其职,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和监督,来实现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运行。只有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管控,且运用互联网的自动监督技术和功能,才能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源进行不断优化,最终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事业单位还需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不断规范,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应法律法规,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进行明确规定,包括超管理目标、程序、原始财务信息管理等诸多内容。总而言之,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能够对当前财务工作中潜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审查,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三)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
当前我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将支出进行明确的种类划分,且对各项支出展开部门预算,进而与国库形成一体化管理。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引入预算管理体制,能够将各项工作内容详细划分,且将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财务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预算管理的执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贯彻落实,不仅能够实现财务预算目标,同时有利于对于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结果进行全面管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向上级部门进行预算申请后,获得审批则需要严格根据申请预算展开管控,保证财务预算规划的贯彻执行,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和超出的情况。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首先,根据所申请的预算审批结果,在财务部门内展开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并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的预算计划,将侧重点放在预算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方面,保证每笔资金均能合理运用,进而实现财务预算的规范化管理。其次,根据上级部门给予的预算审批结果,对事业单位预算目标进行改进,与上级部门经济工作形成协同配合。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申请时,由于上级部门会基于全局角度进行利益分析,所以审批的预算金额或与申请具有一定出入。所以如果收支预算金额发生变化,事业单位则需重新进行预算计划的制定,保证各项经费收支任务的完成,为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最后,则是给予事业单位的日常性拨付款业务,同样需要根据预算计划和制度体系贯彻执行,避免对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
(四)开展财务人员业务培训
事业单位是社会公益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财务工作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使命和职责,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对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坚决抵制违法行为,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修养,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始终秉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思维,将法律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准则,进而更加认真负责和严谨的开展财务工作。
(五)构建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工作过程中,成本核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当前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弥补。并且成本核算水平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甚至关系到事业单位在机构内部的核心地位。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特别是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浪费进行严厉制止。事业单位开展经营并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而是保证内部经营成本的合理运用,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这也再次凸显成本核算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能够使其对当前的经营和效益作出科学评估,进而在预算制定过程中,能够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通过成本核算来对项目资金进行规范使用,保证项目预算的质量,促使事业单位能够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对成本核算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对于国家财政拨款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最终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的良性循环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针对财会的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优化,由于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与市场变化,需要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解决,这对于事业单位顺利开展财务工作,以及获得健康稳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