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导学:引向深度学习的新样态
——以《月光启蒙》教学为例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28期
关键词:导学成果笔者

王 艳

(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连云港 222000)

引 言

项目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型学习模式,主要是对复杂、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并对项目作品进行精心设计、对项目任务进行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围绕项目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学生通过制定项目、参与项目、评价项目,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延展三大板块。下面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课为例,探讨小学语文课堂项目导学实践。

一、项目准备,依据学情设置项目

(一)研读教材,初步预设文本项目

依据教材与学情,笔者具体设置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通过互助学习掌握难读或者难懂的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歌谣、童谣的节奏感和韵律美;(3)感受母爱,理解“长歌谣”“和风”“芳香”等特殊词句的妙用;(4)搜集本地的童谣、歌谣,启蒙诗情,激发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笔者对课程教材进行了内容梳理,初步预设以下关于《月光启蒙》的项目菜单:(1)字词专项研究;(2)赏读项目研究;(3)问题导学项目;(4)歌谣项目研究;(5)赏析创作项目。

(二)在线研讨,补充确立小组项目

在确立研读《月光启蒙》总项目的基础上,笔者借助网络展示初设的五个子项目,并通过在线讨论和研究,让学生自主补充了两个项目,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自动生成七个项目学习小组,提出本组共性项目。项目学习的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易理解性、易操作性。所以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在理解“月光启蒙意蕴”的总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把项目划分为7 个子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自选项目菜单,自由组合项目组。项目导学准备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三)分工合作,提交小组项目合作计划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组成了多个学习共同

体,并根据项目展开合作学习。笔者在这个过程中概述了项目活动的要求及成果形式,同时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认知工具对项目知识、活动步骤,以及完成项目计划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在制订项目总计划时,笔者明确提出了各阶段的任务要求、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各项目小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协作分工,制订出符合本组实际情况的项目计划。以《月光启蒙》字词项目为例,项目小组成员可以拟定项目计划书,并以项目成员、项目目标、项目准备、项目分工、项目成果和项目反思等步骤列出项目导学单。

二、项目实施,互助合作探究项目

(一)项目概述,阐释过程

课堂项目教学的首要环节要求学生在前置预学的基础上,根据本组的项目内容,用几句话概述本组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及实施安排,为其他组做示范,互相启发,互学互用[1]。

(二)项目交流,思维碰撞

在项目计划阐述完后,各小组内部正式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此阶段,每位成员带着项目任务进入角色,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和主体能动性,在彼此的互助中反复质疑、求证、坚持、达成。在这一阶段,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媒体形式的探究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反馈和表现对其进行了辅导与帮助。此外,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笔者还根据收集的形成评价的资料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了项目式学习的进度与任务,使整个课堂在项目探究的过程中师生共进、和谐自由、乐探收获。

(三)项目展示,成果分享

小组成员经过共同准备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精心制作的汇报PPT 为主线,向全班汇报本组的活动计划、合作情况及项目成果等。在汇报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与投影设备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口头陈述这一种形式。在各种学科技能的支持下,项目学习的成果展示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如口头互动汇报、情景剧、设计表格、绘画、多媒体展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等多种综合学习行为对学科知识进行了建构与整合,成功完成了项目任务,并把结果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了汇报,进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等21世纪需要的多种能力的提升。

(四)项目反思,互动评价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小组自评。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专家等多元主体对学生的项目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项目反思这一环节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合作评价表、成果评价表等工具对在项目学习中的自身表现、小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整理和评价结果的过程中,要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总结与反思,并让学生对项目学习进行自我总结和小组总结,最后形成针对学生不同能力发展与学习成效的个性化项目学习评价结果。教师再根据评价结果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

以《月光启蒙》例,笔者设计的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本次项目实施的收获与不足)、组内评价(组员合作的经验总结与反思,互助提升)、组际评价(学习组际的成功做法,提出合理建议)和教师评价(各项目组准备、实施、延展三大模块体系间的改进深化)。

三、项目延展,搭建平台推广成果

课外延展项目具有时空性、空间性,可展示的空间更广阔。教师是有方法的引领者,拥有弹性空间,能够为学生搭建创造性的活动平台。展示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自主个性得以张扬,还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进。教师是有思想的助学者,童心充盈。项目作品可以采取研究报告、图片、PPT、戏剧表演、实物模型等多元形式进行展示。学习小组可以通过成果展示来表达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结 语

“互通、共享、整合、开放”是项目导学的四大特征。项目导学应用到小学基础学科教学中具有前瞻性。项目学习的研究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原创性,探索深化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深化了乐学能学的价值认识;具有实用性,创设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实践新范式,形成了导学评价标准;具有推广性,改变了学习方式,提供了区域性参考,发挥了辐射作用。本文只阐释了其中的课堂短时项目导学实践。今后,笔者还将对语文校内学期综合项目导学做进一步的研究,进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使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及时更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导学成果笔者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