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28期
关键词:体验式课本教学法

胡 晨

(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本文首先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对该教学方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体验式教学法概念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过往经历,让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过往经历,快速理解新知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点,同时注意学生的课堂情境体验,可以在课上构建生活化情境,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课后,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课上表现及时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和生活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

1.不拘泥于教材

教师讲课不应过于死板,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来讲,很容易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1]。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伴我成长”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讨论学习的好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使学生挣脱课本的束缚发挥想象。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体验,体会汉语拼音的学习、生字词的学习、写字读书的学习等的意义。通过这些实际体验,学生会深刻理解教材内容。除生活中的事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如可以问学生:“大家都是怎样学习的?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学习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学习问题上,便于集中精力思考。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学习体验。

2.理论联系实际

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学生有时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机械化、概念性的内容转换成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能使学生更加理解教材内容。

例如,在“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规则。教师可以列举平时的班级规则,如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下课后小组统一打扫卫生、不乱扔垃圾等,使学生结合自己班级内的实际情况理解什么是规则;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扩展,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生活体验思考在社会中有哪些规则,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拓展其思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讨论中获取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感悟。学生经过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得出了很多的答案,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各种规则。教师在带领学生讨论完规则后,可以再次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规则的定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教学

1.在角色扮演教学中融入生活体验

为了使学生增强学习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和理解课本内容。例如,在“大家排好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模拟一个场景,如去电影院购票时有人插队,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插队的人和被插队的人,以使学生转换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表演完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插队等公共规则问题。学生在扮演不同人物角色时,会感受到不同的人物体验,这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体验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围绕本课内容和主题设计合适的情境故事,以使学生在故事表演中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增强情感体验[2]。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一个过马路的场景,然后假设不同的结局,一种是过马路时闯红灯,另一种是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使学生分别表演这些不同的场景,然后通过这些场景的设计和表演,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在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时,应该根据课程主题提前设计好教学内容,以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故事情境学习课本内容、理解课本知识点,并用实际行动贯彻到学习和生活中。

2.在课堂上融入生活体验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教师如果在课上只是单纯枯燥地讲解课本知识,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以使学生在课上也能够感受到课程的趣味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涵盖的内容很多,不仅包括道德层面的内容,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内容。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入生活体验,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例如,在“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和多媒体等,为学生展示我国的文化,使学生从文化中去体会和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师可以播放《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歌曲,使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个民族独特的风俗,以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感受我们灿烂的文化,如春节、端午节等,将这些生活体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3]。例如,在“父母多爱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照顾,然后提出你从生活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可以请学生举例说明。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懂得了感恩。

3.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多媒体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多媒体集图片、文字与视频于一体,相较于单纯的文字更有说服力。而小学生对音频、视频等的理解要多于对文字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用多媒体。

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和感受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如用纸张制作的各种形状的风筝、皮影戏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多姿多彩的艺术;也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和学生在课上一起做剪纸等,使学生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对于一些不太常见的民间艺术,教师可以直接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通过网络体会和感悟我国多样化的文化。

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课堂体验。体验式教学法不仅需要师生互动,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学习知识,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互动,同时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发现课堂上的新变化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当学生有所体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想法;当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时调整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参加生活实践

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使学生践行从这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完“遵守规则”这一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并引导学生传递课程中正确的价值观,以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生活感知,这对学生也有积极的作用。生活实践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场经历,也能加深其对世界的认识,如班级活动、社会实践、家庭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有一定的作用,能使学生逐渐懂得团结协作、友爱他人、关心他人等。因此,教师在课上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活动,通过班级互动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当在生活中有了这些生活体验后,再去学习课本知识,学生便更能感受到教材中的情感体验。在学校,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

此外,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也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与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风光的绚丽;与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会孩子感恩、帮助他人等。

结 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在体验中学习、思考和成长。

猜你喜欢

体验式课本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