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0-11-25赵光峰

名师在线 2020年28期
关键词:幼小情商幼儿教师

赵光峰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中心幼儿园,甘肃武威 733102)

引 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幼小衔接教学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致使很多幼儿在升入小学后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应重视幼小衔接教学,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实现对幼儿各项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分析

(一)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在幼儿园大班的后半学期,幼儿的自身需求发生了变化。伴随着知识难点数量的增加,若想使幼儿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就应重视训练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可以在学习中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集中的注意力[1]。除此之外,小学相比于幼儿园,生活作息、师生关系、学习环境都有较大的改变,若不能通过幼小衔接教学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幼儿就可能会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感到畏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二)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幼儿的升学问题,一直是家长非常担忧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家长担心幼儿在升学后无法照顾好自己,进而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2)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较差,家长担心幼儿在升学后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使幼儿输在小学的起跑线上;(3)家长担心幼儿不能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和同学产生矛盾。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目前家长最忧虑的问题,而有效的幼小衔接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学习能力,进而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2]。

(三)做好幼儿的升学准备

通过与小学教师的沟通,笔者了解到,幼儿在初入小学时经常发生的不良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认真听讲;(2)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各位都是“小皇帝”“小霸王”,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3)缺乏责任意识,很多学生在值日时故意偷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教师就要重视幼小衔接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顺利升学做好准备。

二、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研究

(一)加强生活管理,促使幼儿自立

自立是幼小衔接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幼儿只有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其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才能照顾好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幼儿教师应将幼小衔接这一教育阶段中的幼儿自立训练重视起来,并能在教学中通过合适的练习指导,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自立[3]。在具体的教学中,幼儿教师要从基础教起,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教师可从园内和园外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在园内,幼儿教师要鼓励学生独自穿衣、吃饭,教导幼儿不挑食、多吃青菜,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4]。在午休时间,幼儿生活教师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在规定时间内乖乖睡觉。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幼儿教师还要适当布置如擦桌子、扫地等简单的打扫任务,让幼儿学习打扫卫生,树立积极劳动的意识。在园外,家长应让幼儿早睡早起,形成健康的生活规律,适应规律的作息安排[5]。这样的幼小衔接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其顺利升学打好基础。

(二)培养任务意识,确保遵守规则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的任务意识非常差,往往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在幼儿园阶段,在幼儿教师的照顾下,幼儿应该可以顺利进行学习生活;而当其升入小学后,由于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要比幼儿教师多很多,无法做到一对一的学习、生活指导,往往是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其完成[6]。这时,若学生没有在幼儿园学习中培养较强的任务意识,其可能会行为拖拉,以自己为中心,不愿意参与值日活动,影响其与他人的合作,甚至会被其他学生孤立。因此,在幼小衔接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是班级的一分子,要对班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7]。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室中粘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类的标语,让幼儿理解标语的含义,并要求其每天读几遍,尝试着用标语号召幼儿遵守规则[8]。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合适的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在活动开始前,幼儿教师应先向幼儿讲解游戏要求和游戏规则,在幼儿明白后再开始活动。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要对在游戏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使其他幼儿明白遵守规则、完成任务就会有表扬和奖励。在任务奖励的激励下,幼儿能约束自己,逐渐形成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这对于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三)重视情商发展,增强交流能力

智商在很大程度上受基因因素的影响,后天锻炼虽然也可以促进智商的提高,但效果并不明显。与智商不同,情商是指个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其更看重后天培养。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流更加密切。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果幼儿具备较高的情商,其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就会很强,在升入小学后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并能和他人相处得很好。除此之外,情商较高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受小学教师喜欢。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情商,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幼儿交流活动,以培养幼儿的情商。在开展活动前,幼儿教师要明白,培养幼儿情商的基础是让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让其以正确行为为荣、以错误行为为耻。同时,幼儿教师还要让幼儿认识到集体的作用,让其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使幼儿明白人人都是一样的,别人也会开心也会伤心,在做出行动时要先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也要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善意。在交际活动中,幼儿认识到集体的含义,学会了为他人着想,情商也自然会得到发展。

(四)养成良好习惯,树立竞争意识

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若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升入小学后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和生活。与幼儿园不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成绩会被排名,学生的表现会被小学教师看在眼里,并在心中给学生划分层次。其中,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容易在学习中拔尖。因此,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幼儿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竞争意识,让幼儿可以在学习竞争中取得优势。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编撰一本“好孩子手册”,在手册中展示良好的行为典范,让幼儿每天翻阅。幼儿教师可以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以大红花奖励,以激励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良性竞争,从而既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又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五)和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若想做好幼小衔接教学,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师要多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时,有的家长可能会心疼自己的孩子,想自己代劳。这时,幼儿教师一定要阻止家长,并向其说明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还要说服家长,在幼儿回家后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锻炼其独立能力。若幼儿只是在幼儿园里表现好,回到家中又成了“小公主”“小霸王”,幼小衔接教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教师一定要跟家长多沟通,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例如,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多与幼儿家长交流,实时掌握幼儿在家的行为变化,并说服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学,在家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到不溺爱。每隔一段时间,幼儿教师还要举办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跟家长探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并对表现较好的幼儿提出表扬,请其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其他家长也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教学,为其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管理,帮助其实现自立,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同时,幼儿教师也要认识到情商的重要性,采用合适的手段发展幼儿的情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树立其竞争意识。此外,幼儿教师还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幼小衔接教学的意义,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幼小情商幼儿教师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