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学体育课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0-11-25刘红梅
刘红梅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 044000)
大学体育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让学生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磨炼意志,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也随之产生了许多变化。在此形势下,要求大学体育教师结合当前形势在课堂授课方式、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行为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促进新课程改革落地。
1 新课改目标
1.1 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国家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以健身强体为目标,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健康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改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生也可以收获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全方面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1.2 更注重学生个体发展
当前,国家教育机制推行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学服务的接受者。教师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开展。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尝试对师生关系进行转变,结合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情况,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健身强体,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炼个人意志。
1.3 教学评价趋向多元化
目前,新课程的评价将新课程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和完善课程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要求新课程评价要有助于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和水平。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同时也是课程的主要接受者,对课程的编排和教师的能力水平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和领会,让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对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很大帮助。同时,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主观学习态度和教师的配合作为评价内容,可以全方位地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效果。
2 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与发展
2.1 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
2.1.1 全面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体育教师逐渐成为客体,让学生把未知的渴望作为导向,激发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突破对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传统标准限制,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在完成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尝试进行多个体育领域知识的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体育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准备课程内容,只需抓住关键部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前提 下发挥创造性,进一步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限制,让体育课程更加丰富有趣,从而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体育教师把控好课程教学方式是关键。因此,为了促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要重视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让体育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
2.1.2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教学方式多样化主要是指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将各类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更加丰富有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适时组织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总结优势和不足,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互融合,建立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和调整,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素质能力。
2.1.3 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我国许多体育教师从上初中开始,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性体育的学习上,普遍存在文化课较弱的情况,因此当前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是关键。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创新,逐步提升,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情况,为将来体育课程的发展做好规划。同时,国内各高等院校要把内部体育教师的培养和招聘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相结合,通过组织培训、聘请专家来讲课等方式对体育教师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思想素质培养同时进行,全方位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创新,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积极做准备。
2.1.4 教学策略创新 首先,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有较高的探索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加入体育课程中,收获更多知识和技能。其次,进一步开展合作互助式教学方式并对体育课程评价机制进行完善。现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合作互助教学应用比较多,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分组,小组的同学开展合作互助,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稍差的学生,提高合作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感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要对课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完善,突破传统的以成绩来进行课程考核的限制,进一步突出素质教育。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考核项目来进行调整,以考核学生的体育技能、课堂出勤、身体素质和一些基本常识为主,根据考核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竞赛和拓展训练,丰富体育学习内容,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有更多选择。
2.2 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发展趋势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发展趋势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校每年都在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体育课程班级人数增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和体育课程设施都不够,导致体育课程一般都是大班教学方式。班级、课时、教学周数的增加都会让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体育教师用来自身学习提高和进行课程改革创新的精力不足,这也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2.2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多样化,同时也可以体现学校的体育设施、师资水平和教学理念情况。高校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来开展不同的体育课程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有些高校开设了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滑冰、围棋、桌球等众多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喜好来自由选择,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2.2.3 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在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的基础上,发挥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引导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大多是以体育课程理论知识为基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学生真正可以感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益处,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正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重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团队观、创造性以及综合文化素养。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到来,大学体育教学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要结合实际,把学生放在首位,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尝试互帮互助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对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并以此为基础来调动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全面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为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