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11-25陈学柱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鲁迅

陈学柱

(重庆市渝北区御临初级中学校 重庆 渝北 401135)

群文阅读是一种围绕某一议题组合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和探究的阅读形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阅读,在群文阅读中,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机会更多;另外由于阅读量大,学生对细节性问题的探究较少,主要是从整体进行解读和思考。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了解群文阅读的优缺点,合理的组合文本,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应用群文阅读的特点进行自主探究,最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1.结合文章内容,确定文本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也是群文阅读的灵魂,明确清晰的议题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要结合文章内容,确定文本议题。另外虽然群文阅读是以某个共性组合文本,但教师设计的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在探究时,提升思维品质。

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萧红,主要描述了鲁迅在生活中的事情。教师在组合文章时,可以以“鲁迅”为议题。比如教师组合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两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周晔,作者是以亲人的视角描写了鲁迅日常的点点滴滴;《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则是臧克家从人民群众、国家大义的角度赞扬了鲁迅。因此这组文章虽然有共性——鲁迅,但也有其个性。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鲁迅。比如有的学生从作者的身份探究不同人眼中的鲁迅;有的学生则是以作者的性别来探究文章的不同;还有的学生从文章内容探究三篇文章的不同。通过这一开放性议题,学生认识了不同的鲁迅,进而对鲁迅有了全面立体的认知。教师明确群文阅读的议题,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清晰探究目标,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议题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2.采用一波三折,引导知识迁移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一波三折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一波三折是指教师先引导学生探究一篇文章,然后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式自主研究另外两篇文章;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一波三折的方式一般只应用于文章共性方面的探究。

以《黄河颂》《七一颂歌》《三八颂歌》为例。这组文章都是长篇诗歌,而且都具有颂歌性质。学生在学习这组文章时,除了要了解诗歌的结构,还要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诗歌情感的表达方式。教师在开展本组文章教学时,就可以采取一波三折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探究《黄河颂》。比如教师先引导学生以“颂”为探究对象,分析了文章赞颂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了诗歌中的表达手法、语言特点等内容;最终引导学生表达了自己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学习完《黄河颂》之后,教师将《七一颂歌》和《三八颂歌》两篇文章展示出来,要求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自主探究这两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了几个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效率。教师以一波三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总结同类型文章的规律,掌握阅读技巧,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3.设计阅读卡片,提高阅读效率

除了一波三折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同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阅读卡片,促进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阅读卡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内容;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卡片制作成档案形式,这样学生可以随时翻阅复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还以《回忆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组文章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三篇文章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设计阅读卡片。比如本组文章都是讲述的鲁迅先生,在学生设计阅读卡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事迹”“性格”“我的评价”为关键词,设计人物表格。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设计人物表格,可以清晰直观的了解鲁迅先生的事迹。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些事迹中探究鲁迅的共同点,就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比如有的学生从鲁迅让许先生送作者回家和帮助拉车师傅处理伤口这两件事情上,看出了鲁迅实际上是一个细致的人。在阅读卡片中,学生会将文章内容条理的陈列出来,有助于学生清晰的理解文章内容;这种方式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规律的探寻,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最终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4.寻找文本特性,促进深入阅读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特性,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寻找文本个性实际上是指要求学生发现文章之间的不同点。虽然“求同”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但“存异”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另外引导学生“存异”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以《秋天的怀念》《背影》《我的母亲》这组文章为例。这三篇文章都是散文,都描述了作者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探寻文章之间的共同点,还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点。比如《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史铁生习惯用复句营造文章的氛围,另外习惯用虚拟性的词汇,像“如果”“也许”“或者”等等;《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注重语言,但并不堆砌辞藻;《我的母亲》作者是老舍,老舍的语言风格一般为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三篇文章的作者不同,其语言风格也各有不同,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从语言风格上分析文章的不同;当然,也有的学生会从人物刻画、文章结构等方面探究不同,教师要予以支持。教师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特性,不但使学生从细节处对文章有了深入理解,也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最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5.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深入思考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还缺乏深入思考,只能探究表面上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诫子书》《出师表》《便宜十六册》这组文章为例。这组文章的作者都是诸葛亮,其中的内容分别是对儿子的教导、对主公的劝导和对军事治国的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组文章时,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诸葛亮,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阅读《诫子书》和《出师表》,探究其中的不同,说一说诸葛亮面对儿子和主公的不同态度。在这一问题中,学生不但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还要了解诸葛亮的身份以及社会生活背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有着积极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比《出师表》和《便宜十六册》,探究《便宜十六册》在《出师表》中的体现,促进学生对诸葛亮军事思想的理解。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6.引导读写结合,提升综合能力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阅读中不但要理解文章含义,提升审美情趣,还要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写作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阅读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和描写技巧练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在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时,可以放宽限制,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以《游园不值》《春》《春风》这组文章为例。这组文章都是描述的春天,叶绍翁用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动传神的描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状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这一组文章之后,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每个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选择的作文主题也各有不同。像有的学生以“春”为主题,描写了自己眼中的春天;有的学生则是模仿这组文章中的三段式描写手法描写了自己喜欢的秋天;还有的学生则是从三组文章中摘录了自己喜欢的语句,应用于写作,像“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等等。无论是关于春的描写,还是关于秋的模仿,都是源自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融入进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不但促进了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也使学生更加了解作者写作的心情,以及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妙处。教师将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开展阅读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从确定文本议题、引导知识迁移、提高阅读效率、促进深入阅读、促进深入思考、提升综合能力六个方面,就群文阅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与阅读意识的培养已成为重中之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应用群文阅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掌握阅读技巧,提升文学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鲁迅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鲁迅,好可爱一爹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群文活动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