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议论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11-25郑桂红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论点课前预习议论文

郑桂红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东园中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议论文阅读技巧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议论文主要是“以理服人”的文章,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并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阐明自己观点,作出最终判断的目标。高效的议论文阅读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以议论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勇于尝试则能成功,获得成功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首先做的就是直入课文的讲解过程,忽视了学生对于自我定位的一个过程。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该类型的文章,直接进入到学习中,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如通过该文章的学习,要收获的是什么?因此在对该类型文章的教学初期,教师应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性,首要任务就是要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是什么,并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探究,不断解惑[1]。做好课前预习的方式能够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缓冲时间,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先学后教,先练后教的效果。课前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简单地完成知识的构建以及储备,进而通过收集信息,获得情感体验,最终做到头脑思辨。

比如在部编版九年级《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该阶段的目标,比如作者先后谈论了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该问的题目是论题还是论点?文中有哪些论证方法,并阐述其作用?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组在预习阶段的最后环节进行交流,并且进行研究、质疑。教师可以将该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带到正课上,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在预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习学会质疑,任何在预习过程中碰撞出来的思维火花都是一种收获。整个预习阶段让学生明确了该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并通过了解学情为以后的教学的侧重点指明了方向。

2.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堂课是否精彩,是否值得继续听,其判断在于开课的头三分钟是否精彩。因此一个好的开始对于阅读文章的讲解非常重要。巧妙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带着高昂的兴致、活跃的思维,学生能够容易地进入到理解和记忆当中,因此创新导入环节对于议论文教学而言非常关键。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采用名言警句、也可以进行设疑,或者通过一则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就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文,该文在描写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思辨色彩,通过古代文化典籍引出作者的观点。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一则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学老师说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初中,… …,大学老师说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工作,当进入社会后,老板说“在学校是不是只顾着学习了?”请同学想一想老板的话是什么意思?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寻求答案。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为议论文的教学提高了实效性,并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索。

3.拓展课外教学,活跃学生思维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得益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在于潜在的知识获取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拓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积极参与,促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新的认知水平[2]。

仍以《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为案例进行探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论点进行论据的补充说明。比如有的学生就选择了“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为论点,通过参考资料,运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用“富兰克林受一次电学实验的启发,用‘风筝实验’来验证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来当作论据。通过该形式的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思考的宽度和广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快速发展。

有效提升初中议论文的教学效果,就要注重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有效激发学生开展议论文学习的热情并能通过积极思考,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

猜你喜欢

论点课前预习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