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策略
2020-11-25周国兴
周国兴
(湖北省利川市沙溪乡民族小学 湖北 利川 445425)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跟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整合性,还在教学的选题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设计时也具有多样性。教师应借助跟语文密切相关的课外实践来开展活动,要准确把握好语文课堂的教学、围绕学生的课余生活来选择主题,要牢牢把握其中的内涵和特征,为实现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得出新的教学思路。[1]
1.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2]尽管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是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更是难点。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语文学习只是听、说、读、写这么简单,还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附属品,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因此,教师和学校都不够重视。
其次,在语文综合性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学习的资源利用不够丰富,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上的内容,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占主体地位,不考虑学生是否愿意感受。在课堂教学中,不围绕学生课余生活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最后,在实践活动课上,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习惯和能力的最佳时期。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强调学生主动实践活动,争取学生自行提出和组织活动,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完全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这种盲目的探索过程中,小学生自己是不会从实践中学会什么,所以教师不能不管学生。
2.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策略
2.1 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教师说出一些诗词名句或诗人,让学生抢答出作者是谁出自哪里或者说出一些他的名句。通过朗读诗歌和欣赏诗歌,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提高了欣赏诗歌的能力。
2.2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集体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让学生搜集、查阅、调查一些汉字字谜、笑话、故事,同学们一起互相讨论。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够更好的参与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3 利用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正确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时,要从学生的兴趣和所学知识的实际出发。比如,在讲到《春天在哪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春天、感受大自然。这样即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体会和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升。通过小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过程中,有效的获取知识并得以应用。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为顺应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必然要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开辟出广阔的前景,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一有利于落实语文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二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三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四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究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等,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采用以上几种方法,教师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充分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