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双修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5杨德兴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修园林绿化园林

杨德兴

(宁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徽 宁国 242300)

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生态环保型社会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工作。近几年来,宁国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城市双修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城市园林绿化领域,重点对城市绿色环境进行美化,强化城市山体和水体等生态建设。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城市双修目标,需要不断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研究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突出园林工程建设在城市双修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城市形象。

1 城市双修相关阐述

城市双修主要包括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有效治理城市病、改善居住条件、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双修体系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修复人为破坏的河流、大山、植被、湿地等。城市双修执行中,要结合组织模式、城市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环保机制等展开相关工作。城市双修的核心就是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主要表现在:1) 生态修复。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山、水、植进行修复,从而恢复城市的自我调节功能。2) 城市修补。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挖掘、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社会网络,通过修复城市功能体系、承载空间,让城市整体更加完善。

2 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双修的重要性

2.1 城市发展方面

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双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生态环境调节,是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重要保障,让园林绿化工程真正的参与到城市双修建设当中。园林绿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化、调整城市环境资源配置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建设不仅有效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宁国作为安徽省唯一的特色风貌试点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城区青山环抱, 绿水绕流.宁国园林建设就是在保护优越的山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干预,把自然的山水引入到城市中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对原有自然的山体和植被进行梳理;山体公园保留湖泊、池塘等自然水系,建设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广场园路采取透水铺装;沿河建设带状公园,理顺山体、沟渠、内河、湖泊的关系,顺应自然,最大限度收集雨水,营造城市海绵体,打造海绵型城市绿地。近年来,我市以保护城市规划区内水系、山体、湿地、林地、竹林等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统筹城乡园林绿化发展,宁国市坚持防洪工程、市政工程和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先后完成西津河生态修复工程、小南河环境整治工程、城市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双修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调节城市空气

园林绿化建设中,绿植种植量十分集中,有效维持了区域生态平衡,同时还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在环境优化上取得了重要作用。绿植可以有效净化空气、降解环境中有毒物质。再者,现代化园林还具备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功能。同时,利用城市园林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虽然前期投资成本高,但是公共效益周期很长、后续成本投入低,实现城市空气的持续净化,从而是城市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2.3 改善城市生态、减少污染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有效阻挡了空气中的粉尘扩散,提升了环境质量,对有毒物质进行吸收和过滤,避免进入到人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正是绿化工程具有这些效益,相关部门才会大力推动绿化工程发展。同时,城市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噪声污染,噪声问题也会直接人的身体健康,而植物可以吸收一部分噪声,减少造成传播量。所以,积极利用植被吸收噪声,构建城市绿化带,可以有效减少噪声的污染问题。此外,城市水土资源保护也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园林中绿植地表覆盖浓密,树根层、草根层具有固土和存储水分的作用,所以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发展,可以避免环境恶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双修背景下园林绿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为主

除了要考虑园林绿化工程对城市双修的影响,还要考虑城市很多元素会制约植物生长和景观效果。所以在修复城市生态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满足植物生长条件和景观要求,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乔木、灌木、草本等物种,在空间、时间上营造生态差异,还要利用植被自身的美感、质地、绿化效果,构建多功能、多类型的园林景观。

3.2 完善绿地系统

全面推动生态园林建设工作,将被割断的绿地系统修复,全面加强城市绿地、园林绿地和山水林田湖衔接。实现“300 米见绿、500 米入园”的,绿化要求。做好风景园林的布局工作,保持公园绿地的均衡性,通过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城市的绿色空间。在园林绿地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设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等海绵绿地,积极推动老旧园林改造工作,提高园林的存量绿地功能与品质。

3.3 保持物种多样性

想要实现群落多样性就必须要保证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可以有效提升群落观赏价值,提高园林生态群的韧性、抗逆性、稳定性,形成更加美观的园林景色,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凭借多样性物种种类,构建不同功能、不同特点的植物群落,有效发挥植物群落景观效果、生态效益,推动城市双修发展进程。骨干树种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引入容易栽培的新品种,对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进行驯化,让你那园林植物更加多元。这样可以同时满足生态修复、城市修复的要求。在品种选择上,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叶面积大的植被为主,有助于发挥植被的生态价值。同时,园林绿化建设要不断朝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构建地面、墙面、屋顶的多个层次景观。还要结合园林的地理条件,做好不同植被的配置,从而形成多元化景观效果,为城市双修发展增添一份力。

3.4 突出地方人文特色

城市园林是一门学科和艺术。想要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体系,不仅要考虑生态习性,还要掌握观赏价值,了解植被的外观特性和绿化效果十分重要。当代园林绿化工程不断朝向自然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城市双修要求同时注重生态和人文,因此园林绿化建设的根本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于人。植物生态与人类文明不可分割,通过园林绿化突出植被群落美感,凸显出园林绿化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传统历史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记忆和生命。我市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有意识植入红楼文化、翠竹文化、宣石文化以及市树、市花等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了一批“有味道、有想象、有回忆”的园林精品工程。宣石作为园林四大名石(扬州个园冬景假山用材) 在宁国园林建设中得到充分展现,建成宣石园;乡土树种红豆杉作为市树得到广泛推广;有着“南宁国,北洛阳”之誉的市花南方牡丹得到传承和保护,建成南极牡丹园;完成了河沥溪老桥和西津大桥保护性修复,启动了河沥溪老街保护性开发工作,建成了六声廊、任新民广场、同人亭、古西津渡口、惠宁塔等一批城市园林建筑工程,真正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4 结语

综上所述,宁国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城市双修发展进程。未来还需要园林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创新,发现现有的不足与优势,并针对性的修复自身不足,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性、民生性,努力打造符合宁国市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强化当地的景观建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双修园林绿化园林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江西省“全省通”飞越抚州暨抚州市“城市双修”展示飞行活动圆满成功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双修”理念下邯郸采煤塌陷区河道再生体系初探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