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写习惯与错别字
2020-11-25许春颖
许春颖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在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当一本干净整洁的作业摆在面前时,自己批改起来会觉得非常轻松,而一本杂乱无章的字迹潦草的作业本摆在面前时,还没有看里面的内容心情就已经快崩溃了,批改过程中发现了错别字也会觉得学生非常粗心大意。一些学生之所以没有好的书写习惯或者容易在书写的出现错别字,都与教师的引导有着直接关系,如何进行纠正也需要有合理的方法。
1.学生无法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原因
1.1 学生粗心,教师纠正不及时。在教学中,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会存在写错别字的现象,而一些学生之所以写错别字是因为粗心大意一时马虎造成的,教师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让学生渐渐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学生慢慢觉得错别字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用特别在意,久而久之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开始忽略汉字的正确使用方法。
1.2 兴趣不足,忽略规范重要性。学生在书写过中不仅存在错别字现象,同时很多学生的写字姿势、书本摆放位置都是不正确的,而且有很多学生的书写的字迹不美观。在教学中,因为缺乏趣味性的示范教学,学生对书写很难提起兴趣,教师发现学生坐姿问题和书写问题时,往往只会简单的提醒,学生也是三分钟热度,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坐姿。当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时,就忽略了规范的重要性,又变成歪歪扭扭的坐姿。
1.3 训练不足,缺乏书法系统教学。在教学中书法课程开展是比较少的,即使有书法课程,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将其有效的利用起来,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关于书写规范等也缺少训练。而到了高年级阶段,可能还会取消书法课,这样学生忙于学习更会忽视书写习惯的重要性。
2.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书写习惯
2.1 开展书法课程训练写字规范。书写习惯中最基础的要素就是书写姿势,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迅速让学生形成规范意识,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训练在正确坐姿中写的又快又好,因此开展书法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书法课中能够让学生系统学习与书法相关的知识,这样在学生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就能够养成良好的拿笔习惯,也能够严格做到身体和桌子保持10厘米,眼睛和书本保持20厘米,学生一旦通过练习养成了这样的书写姿势,在学习中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引导,自己潜意识中也会去这样做。其次书法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书书写正确美观的汉字,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铺垫作用。
2.2 教师为学生树立好学习榜样。其次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自己在板书过程中要保持字迹的公正,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尽量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学生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它们善于学习也喜欢观察,很多学生还会刻意模仿教师的写字风格和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要端正自己的书写态度,在板书和批改作业过程中不要因为时间的原因为学生呈现潦草的字迹,这样也能避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当遇到学生书写上有问题或者出现错别字现象是,要及时对其纠正,通过悉心的指导,为学生讲述书写过程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就自我反思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写字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2.3 趣味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辨别。纠正学生错别字可能是很多教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再三纠正之下还没有任何改变,这就说明教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教学形式,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视频和图片等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笔顺、各个部分的占比等基础内容,同时还可以搜集一些汉字教学动画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辨别形近字、同音字等,这样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辨别能力。在为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就书写问题为学生写一些评语,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书写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2.4 组织书写活动培养书写习惯。班级中或者校园内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书写比赛活动,让学生能够提高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比赛形式来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也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比赛选出相对优秀的作品,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也会成为其他学生前进的动力。
3.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细心留意学生的书写行为规范,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保持良好的坐姿写出规范的汉字。当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因为粗心大意出现写错别字、形近字等情况时,教师应该使用恰当的方法予以纠正。培养学生写字习惯需要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努力,克己复礼,教学中任何环节都保持高标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减少错别字等书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