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1-25袁煜炜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新课程

袁煜炜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小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1.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上的偏差。在传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老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内容的讲解上,比如字义,字音,但是对于识字教学过程重点的拓展性却疏于研究,而且整体教学流程中学生参与的较少,很难从关注度和参与度上得到保证,因此课堂教学质量上也不尽如人意,教学观念改革成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首要改革内容,直接影响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2 教学形式陈旧固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学形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和重要因素,但是在传统识字教学中不仅教学形式单一陈旧,而且内容编排上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形成了陈旧固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因此教学形式改革也成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改革方向。[1]

1.3 未能了解学生需求。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心理特征也是影响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在传统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老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心理特征角度来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导致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况,比如很多老师想当然的认为这种灌输式的讲解学生就能有效的完成理解并吸收,但是实际上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顺利完成理解,不仅导致学生课堂上跟不上、听不懂的现象存在,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使识字教学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打击了小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

1.4 忽视了学生差异性。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理解不了,听不懂、学不会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导致识字教学中常常有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到,势必会影响整体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顺利、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策略

2.1 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记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和师本教学观念,将识字教学从知识教学转向能力教学上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位置,老师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给予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知识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并积极的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一个汉字都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因此老师了可以立足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将字音、字形、字义通过丰富的知识内容流淌进学生的内心,既能够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教学活动中。

2.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兴趣和求知欲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不竭内动力,使低年级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使学生真正在识字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1)情境教学中化解学生的理解难度。所谓情境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小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相应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的集中到识字教学活动中,并跟随老师的引导将原本枯燥的汉字知识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使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来对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学习《大小多少》这课时,老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明白大小多少的含义,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2)想象空间中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小学生天生具有良好的想象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将原本抽象的文字与生活中的实际景物联系起来,将汉字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构建出寓教于乐的高效识字课堂。比如学习《日月明》这课时,老师首先出示“Θ”,猜猜这是什么字?一年级的小学生就自己的想象说开了,然后老师再告诉他们这是“日”字,是太阳的意思,接着图文结合演示“日”字的演变过程,再在学生充分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图文的相似处:你怎样从楷体“日”字看出一幅画?此时,汉字在学生眼里就不是一个个死气沉沉的方块字了。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想象,把字想成一幅画,想成生活中的一种物体。同样在学“灭”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火上一横是什么意思,学生就把横想象成灭火器,树枝,自来水注,在识字解意过程中把字看成了画,把画写成字,将生活经验融入到汉字的理解中,使学生将汉字的形象与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同时也在联想想象中轻松完成了汉字的字形、字义的理解,提高了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课堂游戏中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一直以来游戏都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类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有机融合。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将识字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内容融入汉字游戏中,既能够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游戏轻松化解理解困境。课堂游戏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不仅对识字内容印象更深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辨别同音、同偏旁、同形的汉字,使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轻松理解、内化,有效突破了识字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且在识字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类似汉字时就能够及时联想到游戏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2]

比如找朋友游戏:把生字词语的卡片和它们音节的卡片分开,一部分同学拿着音节卡片,一部分拿着生字词语卡片,然后找朋友,找对的站台上,下面的同学拼读。摘苹果识字系列游戏:在ppt的制作过程中,为了巩固孩子们的识字,老师经常做一些“摘苹果”、“爬楼梯”、“青蛙过河”“采蘑菇”、“放气球”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这样的闯关过程中感受游戏识字带来的成就感。

在游戏中,课堂动起来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致也浓起来,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4)聆听故事中增强识字教学趣味性。故事也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老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通过为学生讲解汉字背后的历史故事来提升识字教学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感知中国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使学生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进一步完成汉字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构建起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效识字课堂。比如《日月水火》这课,老师可以利用汉字是象形字的特征来为学生讲解汉字的演化历史,以及简化汉字中蕴含的智慧,从象形的角度来对字形、字义进行理解,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5)课后复习中结合实际生活复现巩固。学习无处不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不仅能让学生保持一种主动识字的兴趣,还能让孩子的识字量大大提高。例如让孩子们在平时吃完的零食包装盒上,把自己认识的字剪下,贴在本子上,又或者在街上,或是字幅上,广告传单上认识一些字,家长帮忙记录到收集本上。一周进行一次评比,看谁在生活中认识的字宝宝最多,多者老师奖励其为生活识字大王。

2.3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段语文识字教学中,老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分层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从而使能力强的学生吃饱,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够吃得到。老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如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生活经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然后将学生科学合理的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能力强的学生老师引导就能够轻松完成理解和吸收,而能力弱的学生则需要老师更加深入的进行讲解和引导,使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够及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理解,从而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识字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并得到相应的能力发展。

2.4 引入新技术手段搭配教学。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立体、直观,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更有助于调动起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识字教学活动中。同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也能够使原本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动态的知识探究,给学生带来丰富感官体验到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比如学习《传统节日》这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各个节日的传统风俗,将传统文化内容与学生的识字教学联系起来,进而在学习汉字“福”时融入更多的情感意识,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字形、字音、字义,使学生在掌握汉字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识字教学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普及,小学语文老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年龄特征来开展教学设计,不仅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教学的同时实施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更加高效、愉悦的完成识字学习。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