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下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2020-11-25李瑾
李 瑾
(陕西省榆林市第三小学 陕西 榆林 719000)
1.抓住导语,设计导读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组每篇课文前都有相应的一段阅读导语,这是我们组织阅读教学,实施《主题学习》的指导性的纲领,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八单元的单元主题可分为:人文性主题,是异国风光、异域文化;二是知识性主题是异域风情的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景物、风情特点的,积累优美语言。可到了第27课阅读课文《与象共舞》,课前的导语却有着这样的表达:“河道上一只只往来的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而你置于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时,将体验到另一种风情。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部分,多读几遍。再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从指南描述的语言来看,不光突显本组课文的中心主题,而且强化了本课阅读教学的内容及重点难点,展现了它的独立阅读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导语,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设计出课前的导读要求。
2.放粗抓细,掌握方法
2.1 互动交流,共享感知。互动是一种常规的教法,学生在课前导读过程一定有或多或少的思想认知和情感收获,或方法所得。而互动过程是学生进行尝试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智慧情感共享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极力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收获更为丰富的认知。例如五年级第十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学中,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导读的检测,然后重点实施“互动交流,共享感知”。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思考“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写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品一品”。通过互动,学生交流感受,各抒己见,理解到老班长在那样艰险环境中,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喝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感受老班长不辱使命、忠于党、舍已为人的可贵品质。在学生思想火花激烈的碰撞中,领悟了文章的中心,揣摩到写作的特点,达到“互动交流,共享感知”的教学目的。
2.2 积累词语,学以致用。阅读课文除了具有其可自主阅读的独立性以外,大部分课文是具有语言优美、写作特点显明的共性的,其中一部分还出自名家之笔,有示范引领、积累应用作用。因此,在教学时可做单元组别习作训练的范文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摘抄背诵、学习习作方法、积累语言,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节选第十册第28课《金钱的魔力》中有关店员托德看到“我”拿出百万英镑大钞时的容颜描写片段这类语段,作者应用比喻、夸张的精彩细节描写手法,刻画出一个见钱眼开、笑容窘迫难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的势利小人形象,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致上”的丑恶世界观。让学生背诵积累,不光强化语言积累,而且学习到细节描写,还可以使学生无疑会在迁移默化中受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
2.3 质疑问难,品读感悟。“质疑问难,品读感悟”这一方法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常贯于此法,可是在阅读课文中,常被我们老师所遗忘。学生通过质疑、解疑的得法,拓展思路,捕获更为深刻的认知。这一方法多用对阅读课文内容中重点语段的理解之上,教学时实施“三步走”:一是先鼓励个别学生独立生疑解疑;二是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三是若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采取全班共同探究。
3.自主学习,培养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培养阅读能力”是我在全面落实《主题学习》丛书阅读学习时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因为现实中的阅读,是一种“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也是浏览和默读的体验,因此,“略读”是更具有实际竟义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我的“主题学习”阅读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充沛的自主阅读交流时间。特别是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有一定的自学阅读能力,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安排课前预习导读,课堂交流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小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认识“教有法,得有效”的思想,以“个体自读体验+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指导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注重学生个性成长,发挥我们的主动职能,真正把读书时间、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得方法,培养兴趣,收获能力,教出语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