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的策略探究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海伦课外

张 果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被使用得越来越多,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教师教学的出彩点,也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增强课堂效率的发力点。时下课改实验的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等模式,均是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环节的丰富典型。开展有效的拓展延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实效性和广泛性,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1]。这里着重从“拓展教学内容、突破知识要点,丰富教学内容、深化主题思想,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迁移知识运用,课内课外结合、丰富知识领域,学科紧密融合、开阔学习空间”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拓展教学内容,突破知识要点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单元主题或文体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重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名家名篇时,学生可以就其作品或同类主题的文章进行对比学习;学习小说类文章时,可以针对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在学习散文类文章时,可以就描写方法、景物特征、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散文时,可以深入探究学习鲁迅先生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运用于习作中。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要使学生深刻认识藤野先生这个形象的丰富性,他对待一位中国留学生平易近人、耐心细致、热情诚恳,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品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还可以拓展到其散文集《朝花夕拾》来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鲁迅对人物的描写都有血有肉,十分丰富鲜明。例如,对“长妈妈”形象的描述,她是底层人物,睡相难看,愚昧迷信,对“我”的爱却无微不至、朴实善良,因此作者难以忘却。又如,对“父亲”形象的描述,父亲有严厉的一面,令我十分困惑,后来“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我又深深忏悔、永远痛苦,并表现出强烈的爱恋。

二、丰富教学内容,深化主题思想

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更是理解文章的着眼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同类主题的篇目或故事进行对比分析,或搜集并整理时代背景等资料,丰富学习内容,深入理解主题思想。例如,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时,我们要体会到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和对海伦·凯勒深切的爱。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也认识到海伦·凯勒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表达了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为了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拓展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的对比学习,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也可以指导学生由此列举古今中外付出艰辛努力而又做出突出成绩的残疾人的事迹,如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阿炳……更加深切地理解其主题思想。著名医学博士、作家张海迪,在下肢三分之二躯体瘫痪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毅力自学完中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成为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却又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却创作出象征他一生命运的二胡乐曲《二泉映月》,演奏着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和他与命运的不懈抗争,令人叹服,流传至今。

三、阅读写作结合,迁移知识运用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文本作为例子来教,通过文本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方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并能够举一反三,由阅读过渡到写作的实际运用,最终达到熟练写作的技能。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文后,教师可以就春天的话题展开读写活动,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春天的诗词歌赋,交流学习。有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的活动: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学生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形成诗文手抄报、诗歌集等,并全部交流展示。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明显。学习了《散步》一文后,可以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开展习作,让学生回到家中为长辈沏一杯茶、烧一顿饭、洗一次脚……从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和睦,继而写亲情的故事,先体验后写作,迁移运用,写作能力自然得到训练。

四、课内课外结合,拓展知识领域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不仅在课堂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生活中学语文。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进行迁移,让学生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让思想得到砥砺,价值观得到确立。例如,教学《诫子书》一文时,可指导学生领悟并懂得父亲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其中不仅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此时,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性学习。古往今来,抒发人间真情的诗词浩如烟海,或抒爱国之情,或赞亲密友情,或歌殷殷亲情,或咏浓浓乡情……请学生课外查找历代歌咏人间真情的诗词,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然后形成手抄报或编辑册,一周后在班内开展“人间自有真情在”为主题的诗词诵读展示活动。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拓宽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

结 语

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要树立“大语文”学习观,既要将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同时要明白语文学科与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有着紧密的联系[2]。例如,学习《黄河颂》一文时,可以融入音乐《黄河大合唱》,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与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探究黄河的历史渊源,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黄河的视频、图片、音乐等,全方位地认知祖国大好河山,体悟黄河精神,感受民族的伟大、坚强,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海伦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作家死亡之谜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海伦·凯勒的故事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