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王 燕

(江苏省高邮市宝塔小学 江苏 高邮 225600)

引言

语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高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语文教学活动开始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展开。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的要求从高到低,从简到难地分为了六个层次,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高雅的言谈举止。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全面的,而这也是学生融入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基本修养。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务必要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1.1 人文性。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这是因为通过学生不断地将语文知识内化于心,对于学生的性格、品质以及修养的形成都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一方面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的情感、价值观等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感情、感悟世界。

1.2 综合性。纵观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我们能够发现其具有综合性,这是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实现学生从技能到情感的全面提升。

1.3 层次性。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来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层次性。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分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这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身心的不断发展,对于核心素养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加强,而在这种符合学生实际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实现其有效性。

2.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为了给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过大量的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积累丰富的素材,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因此,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遵守“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原则,切实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比如,古诗词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个人气质,而经典名著的阅读则可以启发学生的人文智慧等,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 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层次。这是因为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将语文知识内化于心,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并且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进而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发现语文知识的内涵、本质以及情感表达。这样,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才能逐渐地养成。

2.3 注重关心学生的情感表达。注重关心学生的情感表达是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需要。从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体会到的父母情、师生情等小的情感,更要使学生感悟民族情、家国情等大的情感,从家国天下到民族盛衰,都能有全面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从而不断强化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豪之情,对民族繁荣的骄傲之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语文学习中具备基本的人文情怀。

2.4 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可以看出来,古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的体裁无一不透露着艺术之美、文学之美、情感之美。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帮助学生透过语文知识的外在美发现其内在美,进而完成自我的学习升华。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