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化教育馆2020年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要点
2020-11-25
一、工作思路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我馆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加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深度整合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信息化常态应用机制与模式,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促进教育发展与改革为总体目标,集中力量确保完成2020 年各项工作。
二、核心目标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全馆党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进一步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争做先进单位。
(二)组织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贫,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支持教育脱贫攻坚的有效性,保证教育脱贫攻坚收官工作顺利完成。
(三)深入推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扎实推进国家平台资源汇聚工作,新增汇聚20 个以上单位的应用。
(四)进一步深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大力挖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资源应用路径与方式,巩固活动成果,持续开展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全面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五)全面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工作,探索形成并推广空间应用新模式。充分发挥国家级培训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和“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工作”,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和案例,推动教育信息化机制与模式创新。全面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创新开展各类教育信息化交流活动,帮助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六)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运维安全。
三、重点工作
(一)克服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教育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做好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服务,继续做好“网联优教”、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等帮扶项目工作,重点向52 个未摘帽贫困县倾斜。持续完成援滇脱贫任务。作为主责单位重点做好广西柳州三江县的教育脱贫工作。
(二)全面提升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是强化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推进力度。充分发挥体系联盟作用,推动完善体系标准、省级体系统筹规划和应用服务深入,提升体系常态化技术支撑能力,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服务。探索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新增汇聚不少于20 家企事业单位的50 个教学应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优化资源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国家相关教育项目和活动的开展, 不断提升国家平台服务能力和质量。
三是“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学生学习平台建设。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依托“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有效支持全国中小学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开展在线学习,保障“停课不停学”,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平台建设方案的研制。
四是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校外线上培训备案、教育APP 备案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管理系统的支持服务。开展中小学学习类APP 现状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探索相关评价管理机制和框架。利用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结合校外线上培训和教育APP 治理,不断加强国家体系支持教育部重点工作的能力。
五是提高大资源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中央电教馆大数据仓库。充分发挥国家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全面实时采集、分析海量教育教学信息的优势,促进教育公平,为社会服务、监督提供支撑。
(三)深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开发与应用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改革完善活动机制,重点建设统编三科教材数字教育资源,巩固项目成果。深度挖掘活动资源应用路径与方式,提高资源系列化程度,树立典型,形成一批善用优课资源的名师队伍。组织开展应用推广研究,逐步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整合开发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
二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发建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红色教育资源包, 继续实施“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建设一批方向正确、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的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形成可示范的优质德育活动案例,为学校和幼儿园创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提供新路径、新方法。
三是实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停课不停学”支持保障和服务工作。组织名校、名师开发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微课,按教学周上线云平台,供全国中小学校学生预习、复习选择使用。加强防疫专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做好防疫教育、品德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资源,激发中小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为全国中小学校落实育人优先提供支持保障。
四是提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与信息化支撑服务。继续实施“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项目和校企合作服务职业院校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汇聚优质课程资源向职业院校推广。积极推进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尝试创新职教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五是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继续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应用与推广工作。完成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中学阶段)试用工作。发布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包(初中版和高中版)和支持服务系统并推广应用。推进小学版课程包的研制、试用和推广应用工作。
六是推进实施中小学虚拟实验资源建设、应用与推广。研制小学科学、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初中生物、高中生物等学科的虚拟教学实验资源包和支持服务系统,各学科分别遴选若干具备条件的实验校开展小范围试用。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落地学校教师的虚拟实验教学素养和授课能力。
(四)深化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机制与模式创新
一是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做好贫困地区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继续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合作开展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举办30 期培训班。继续遴选优秀基地学校。保质保量完成2000 名中小学校长、4000名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继续开展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范围内遴选出40 个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区域和200 所优秀学校。组织实施云南省怒江州“同步课堂”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促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扎实推进“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等教育信息化实践工作,总结提炼典型经验。2020 年,遴选30 个典型区域,300 所基础教育标杆学校、50 所职业教育标杆学校、30 所高等教育标杆学校、20 所继续教育标杆学校,3000 堂基础教育示范课例、200 堂职业教育示范课例、40 堂继续教育示范课例、8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提炼项目开展以来形成的经验和方法,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20 个实践共同体项目的协同实践,遴选组建15 个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开展项目协调实践。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继续开展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试点工作。在2019 年度已确定的3 个区域内,在国家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下,按照《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开展试点,加快普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三是创新开展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和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两项活动的举办模式,丰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做好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各项工作。探索开展与国际接轨的中小学科创活动,择机与乐高教育合作开展“央馆-乐高教育科创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使活动更好地为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服务。
四是根据疫情防控总体部署,适度调整并稳步推进国际合作事宜。做好联合国儿基会2016-2020年周期项目各项收尾工作,研究规划2021-2025 新周期项目。继续组织实施中央电教馆-英特尔“智能互联教育合作共同体”、英孚“中国乡村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通过项目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