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2020-11-25胡燕茹

读与写 2020年13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胡燕茹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其教学的重点是应该对语言进行细细品味,对古诗词的意境美进行诠释,这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思想、美化学生的心灵。

1.从炼字入手,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语言美

对于古诗词的语言是要求非常简约和非常有内涵的形式,通过短短几句诗词就能描绘出多彩的画面。在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品味语言的优美之处。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作品的理解,开展一些关于炼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精炼之处。

在诗人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诗词中,通过慢慢品味可以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意义和诗词运用到精妙之处,在这句诗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两个动词“剪”和“理”是一词多意,可谓是用到恰到好处的感觉,另外这句话中还运用到比喻的表现手法,通过将“丝”来比喻成“愁”,如此的用法是精妙和别致的。在进行诗词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积累,特别是其中有积累古代的一些专用的谐音字词。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有目的进行提问:通过诗词的分析,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比喻的手法呢?学生经过思考和对以往诗词的了解,马上就能得到“丝”与“思”之间的联系,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念情绪。又如在进行李商隐的《无题》诗词学习时,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学生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可以马上得出答案,其中作者是将“丝”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离愁”之情,这表现手法创新。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的丝是可以剪短的同时是可以整理,然而作者却认为“丝”是无法进行消灭的,进而表达出作用的无限感慨。从古至今,有着无数的帝王成为了亡国奴,曾经的繁华仅仅是一夜之间的,在李煜心中有无限的离愁涌上心头,怎么道不尽,说不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对诗词里面的语言进行分析和鉴赏,帮助学生理解到诗人的感情,为后期的古诗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2.揣摩意境,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意境之美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对于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有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其要求教师对古诗词的鉴赏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到诗歌的美,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从而体会到古典的诗词带给学生的意境之美,有效帮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比如,在进行古诗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品学习时,其中“无言独上西楼”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景象,作者是孤身一人登楼的场景,是多么的孤寂。

紧接着,诗词“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通过十分简单的字眼将作者登上楼后所见的画面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残月如钩”其中的作者所要表达意义?学生通过谈论和思考,“如钩”一词是为了表现月亮的形态,其中意义是通过描述月亮来表现作者此时的心态,看见如此月亮,无数到离愁别恨涌上心头,作者不禁感觉人生寂寥。通过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的意象,可以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可以有效帮助到学生掌握好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感受情感,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情感之美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是整个诗词的灵魂和生命,如若缺乏情感的古诗词,那么作品势必无味,这就不是完整的作品了。纵观我国家的经典的古诗词,其中无不蕴含着动人的情感,对于作者而言是锦上添花的。通过寥寥几句就能打通与读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能够跟随诗人的思维在情感世界中徜徉,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2]。

比如在进行文天祥的古诗《过零丁洋》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其中作者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在南宋末年期间,文天祥率领将士们在潮州与元军作战,然而战争的失败导致自身和将士们成为敌军的俘虏,在路过零丁洋之时,文天祥拒绝跟元军招降的请求,他将视死如归并且写下这首诗。当时的作者将生死置之度外,坦言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了自己热爱的国家而死是光荣的。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讲解时,也可以与中国近现代发生的爱国事件有效结合,比如是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期间无数国志士和广大民众传颂这篇作品的事例,通过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作为战俘的心理,深刻把握“留取丹心照汗青”背后隐藏的爱国热情以及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让学生继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之情。

通过不断的古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语言之美,让学生去感受作者作诗之情,有利于学生增加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