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

2020-11-25耿雨婷

现代英语 2020年24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岗位院校

耿雨婷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持续增强,我国与他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加,英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所以在高职教育中要加大对学生英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我国各个行业的加速发展使得企业对综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都提及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知识和英语交流方式。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顺应社会企业的要求,学校更要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高职院校的教育不能仅依靠专业教学,就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不能把专业课的成绩作为学生可以适应就业单位的唯一条件。另外,目前就业单位也需要更专业、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对岗位的工作内容也逐渐提出要求,即掌握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

二、就业导向和高职英语的联系

就业导向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符合各个企业领域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所以要把就业目标明确出来,才可以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能力,不能依靠传统的就业教育方式,使学生无法明确就业方向,也无法满足企业对实习岗位的要求。所以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但是不能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当作高职院校的教育标准,要让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标准。学生通过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掌握的并不是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内涵,保证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各个岗位中都能应用到,并不是只会简单的基础知识,要把就业率、就业岗位品质和适应各个岗位的能力当作高职院校的教育标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要在教育中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实行可持续性就业能力培养,保证学生可以在社会中得到好的工作岗位,可以在人才济济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当然仅仅靠高职院校的专业化教育,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或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如果高职院校只是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性教育,把专业课教育当作教育的基本,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专业技能也无法在实习岗位进行施展。所以,我国要求各高职院校可以正确的认识就业导向,严格按照课程改革方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课程教学,保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现如今的市场调查表明,不管是哪个岗位或者行业领域的招聘人才的要求都是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一些非本专业的技能,如计算机应用、英语交流、政治素养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与他国的交流日益增强,英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因此,为保证学生能够较好就业,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欠缺

目前,从高职院校的招生可知,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高考落榜而走进了高职校园里,虽然大部分学生都经历高考,但英语知识基础较差,因此,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较困难。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保证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可以完全地适应学校的教学安排,英语教师要对自己本班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基础检测,让学生通过检测,了解到自身对英语知识的欠缺。教师要对学生的缺点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教师要依据就业导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很好地理解英语知识,要在高职院校的两年内达到相应的就业英语标准,使英语的听、说、读、译、写的能力逐渐满足社会中大部分企业要求。另外,还要在班级里多跟同学进行日常的英语交流,这样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中教的知识,通过交流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为以后的岗位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能力的欠缺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现象,学生在学习中缺少正确的价值观,缺少对知识的依靠性,根本就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觉得掌握好专业知识就可以在以后的社会中立足。目前,大部分就业生都无法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没有更多的岗位给高职学生。然而在学校中的学生觉得英语学习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较少,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专业课学习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课程学习没有积极性,上课状态较差,不能参与课题互动与讨论,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教师能力欠缺,就业导向英语知识理解出现偏差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师队伍的建设较滞后,未及时吸纳引进新型的高学历人才,人才结构的更新换代衔接较差,高职院校的师资能力很难有效得到提升,这就导致教师队伍无法充分理解就业导向培养。大部分的公共英语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把英语教育看作对学生传输知识的简单过程,教师在课堂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掌握程度较少关注,这样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英语知识,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习到最简单的英语知识,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要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的改变及引导,让英语教师充分的认识就业导向目标。如果不能把英语知识教育和就业导向进行融合,那么这样的公共英语课程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实现高职院校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改革,无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以后的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技能和交流素质。

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欠缺,致使学生数量和教师的数量差异太大,青年教师较多都是来自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这些教师的英语交流基础较强,但是缺少教学经验,只掌握了丰富的英语语言交流技能,却缺少在教学中的实践和重要的高职专业英语知识的教学经验。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不甚了解,只能从英语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英语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任务压力下,英语教师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对学生专业进行了解,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外校进行学习或进行系统的培训,这些都对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造成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三)就业英语的考核要求过时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计划都是以期末考试为考核来开展的,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以笔试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期末测试中利用一张英语试卷对学生进行笼统的总结,将学生的英语成绩当作学生评优和就业成绩的基础,还有较多的高职院校把学生参加四级、六级的考试成绩当作学生取得毕业证的前提,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了较大的误区。在英语学习时,学生更看重成绩的好坏,然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语言的交流和应用,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往后的工作岗位中无法学以致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

(一)改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高职院校要以提升学生的持续就业能力和就业竞赛能力为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公共英语教学课堂进行投资,保证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得到更好的教育。高职院校要努力建设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增补较新的教学资料,这样将更好地增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组成,可以创建出更真实的实习岗位英语语言的交流情境。在一线或二线城市中的高职院校可以招聘一些外国留学生作为英语科目的教师,运用他们本身的条件,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用英语口语交流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起来,更好地把英语知识做到学以致用。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长久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在学习英语中持续地改进新型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实习就业岗位有更好的表现,很好地把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岗位的知识进行融合,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高职院校英语教育要有针对性,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保证在学生就业之前,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和熟悉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英语写作模式,用熟悉的口语进行英语交流,保证学生毕业后可以熟练应用英语语言交流礼仪,在工作中赢得更多的信任。

(二)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编排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材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跟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不同点就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具专业性,然而普通高等院校教材是整体的英语教材。在设计高职英语教材时,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应用性和专业性。高职英语这门课程的创立基础就是为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完全适应就业岗位的英语需求,高职院校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英语教材,保证学生学到的都是就业岗位和社会所需要的英语知识。比如学生学习的是船员课程,高职院校就要选择船员英语教材。高职院校要创立合适的教学体系,把公共英语教育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其当作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利用半年时间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另一个部分是专业英语学习,在基础英语的学习之后,再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学习专业英语知识,这样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选择公共英语教材时要总结专业的英语应用,或者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让专业人员设计出适合专业的英语教材。

(三)改善传统的英语检测方式

高职院校要想理解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成果,就要保证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品质,要利用正确的教学质量测试方法对学生平时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高职英语教师要把整个的教学测试体系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通过课堂表现进行测评,这个部分占百分之三十。第二部分就是通过在课余时间留给学生的作业完成程度对学生进行评分,这部分占百分之三十。第三部分就是应试定期的测试对学生进行评分,在进行第三部分时要充分把握笔试部分和口语部分的测试题目的考核,这一部分占百分之五十。评价系统可以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对就业英语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主要提升高职学生的整体英语知识理解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保证把高中缺少的英语知识在高职院校内都给学生补上。教师还要把企业的英语文化应用到课堂的英语教育中,让学生在高职英语学习中就对就业企业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英语知识在就业时完全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全面的技术型人才,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英语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出新型的就业英语教育模式,保证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岗位院校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Coursebook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