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网络载体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思考

2020-11-25蔡文斌

现代英语 2020年24期
关键词:载体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蔡文斌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社会各界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需要重视对英语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英语人才。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英语写作能力的教育是培养高水平英语人才的必要环节。高校英语写作教学需要不断结合新的应用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始终与社会需求同步。

二、新型网络载体对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一)新型网络载体具有更好的协同性

新型网络载体是基于网络环境衍生出来的各种载体形式,因此也就具有网络环境所拥有的时效性以及协同性。在新型网络载体下,学习进程不再是传统的单向进行,而是可以依托网络技术实现与课堂教学同步、课后回放学习、根据学生接受程度暂停学习等多种模式。网络环境的特点使得课堂上展现出来的知识不再是一种存续时间很短的单次资源,而是随着网络存储介质以及回放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长期资源,可以供学生长时间反复读取学习。新型网络载体的这种优势可以让学习资源与学生的学习进度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协同程度,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同步反复学习。

(二)新型网络载体具有更高的共享性

网络环境下的共享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网上资源的共享性。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案往往缺乏创新性,并且一线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应用的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根据课本、教案以及指定辅导书中选择教学案例,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写作教学的文体单一性。新型网络载体的应用结合了互联网新媒体的共享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到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够找到更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案例。其次,新型网络载体能够实现学习的共享。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目的出发自主选择所需的辅助资源,同时学生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社区等社交途径实现学习进度与学习资源的共享。

(三)新型网络载体具有更强的动态性

新型网络载体的网络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动态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始终是一种动态过程,数据库资源会根据网络上的所有信息上载下载情况进行动态更新。这种资源的动态更新保证了网络资源始终是与当下的实际情况同步,确保网络资源能够代表当下的绝大部分学习需求。此外,网络的动态性也体现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网络平台是一种虚拟的交互平台,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学生可以摆脱现实环境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更好的结合于写作创作过程中。同时,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得塑造一个虚拟的知识应用场景成为可能,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结合教学的特点进行应用场景的设计,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使写作学习更具应用性。

三、新型网络载体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载体建设进程缓慢

当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网络载体建设是最薄弱的一环,英语专业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创新中,网络载体建设同样是最困难的问题。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会更加关注师资力量的建设,同时,高校建设中的资金大多投入到教学设备以及校舍环境的建设中去,往往没有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网络载体的构建上。所以当新型网络载体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能够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时,高校的准备工作与应用推进暴露出了极大的不足。此外,当部分高校确实进行新型网络载体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环境构建时,则又会直接面临专业人才不足、教师以及学生无法正确应用新型网络载体的问题。

(二)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

新型网络载体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需要有配套的教学模式创新作为支撑的。当前高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英语专业教师往往采用以展示写作范文为基础,让学生面向英语范文进行针对性技巧以及规避错误的教学,然后教师往往会根据自身的专业技巧和英语写作素养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技巧的分析教学,最后以向学生布置同类型习作任务结束。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所讲解的技巧与知识进行写作技能学习以及由此开展写作实践练习,这样的过程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大量的英语写作技巧,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时间很有限,同时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往往是根据教师的主观判断选择的,这样有可能导致教学重点出错的问题。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在我国高校现教育阶段,仍然存在一些教师与学生保留着应试教育的观点,将英语课程考试获得更高成绩作为目标,这种情况就导致教师以灌输教育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通过学习,学生也无法获得应有的英语写作应用技能。这是导致部分高校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即使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英语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却无法发挥出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写作应用能力,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高校英语教学是更为复杂且深奥的课程,同时也是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去投入到复杂的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去。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学习压力大、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无法充分认知到学生的心理状况,难以根据学生的真实感受制定出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计划,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课程的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因此低下,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四)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是一门依托互动以及场景变化的课程,但当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只有作业评阅以及课堂提问这种形式,即便是使用在线评阅系统,教师与学生也无法实现直接互动。这种仅仅由作业或者学习任务构建起来的沟通渠道无法实现师生间的坦诚沟通,也就导致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障碍是什么,无法实现学生与教师思维与学习进程认知的同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除此之外,传统的写作评阅工作是基于模板评价的,难以真正发掘学生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即便是通过评阅系统进行评阅,也无法摆脱这一状况。教师只有通过构建与学生的平等互动通道,才能让学生主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困难,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四、新型网络载体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加强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

新型网络载体的最大优势就是依托网络平台实现线上教学。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这一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线下教学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把握优势,又能将网络载体下的资源整合以及虚拟互动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发展以及个性化发掘教学。具体而言,英语专业教师可以先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测试的形式,明确学生的整体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明确每位同学的能力水平,并以此选择适合的网络教学资源作为补充,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向水平较高的学生推荐MOOC平台上的英语应用教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外可以针对性的提升自我的应用能力。当教师发现某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英语基础知识匮乏的问题,可以借助教育资源网站上的基础课程向学生推荐基础课程,帮助学生补充自身不足。教师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网络载体中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资源上传至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访问指定的线上学习平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重点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课下访问线上学习资源的频率及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

网络载体的应用使学生的分组学习更加合理且高效。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在课前设置适当的预习任务,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分为能够互补的学习小组,鼓励小组通过课前预习发现课程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可以在线上平台以小组为单位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当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设置写作场景,将场景信息课前告知给学生,并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场景应用实践练习,通过自我总结与学习发现特定场景中的英语写作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回访,时刻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另外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可以突破课堂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当学生与教师因为客观因素而无法到学校进行学习时,高校可以跟教师进行沟通,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保证课程学习不中断。

(二)深化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开放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达到课程教学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开放式教学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是指开放式写作,包括两种形式,即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写作习惯不按照任何课堂规定的标准进行写作和学生可以根据写作主题进行打环扣式写作。开放式写作并不是开放所有限制,学生仍然要遵守写作的时间限制。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预留出20分钟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安排。这种开放式写作是以学生的无准备状态为基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英语写作知识储备。开放式写作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将写作方式依情况确定为线上写作以及课堂写作两种。无论哪种形式的写作安排,教师都可以将学生的写作成果上传至线上平台,作为教学资源进行保存,同时这些存储起来的学生写作成果也是学生阶段性学习效率与成果的见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成果,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据此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及能够准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由于学生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所以一开始的写作主题不必要设置为情境性很强的时事热点事件,教师可以从传统的写作场景(例如朋友信件往来)开始,逐步将写作主题进行扩展,这个过程同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以及场景库,从而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写作应用能力。

(三)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

新型网络载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除了需要重视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外,还需要注重对自身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美国普渡大学通过建立写作实验室的形式,建设了一个可供共享的专业英语写作资源库,国内高校可以借鉴普渡大学的经验构建自己的写作资源库,同时邀请其他高校进行同步研究,建立专业的网络在线写作平台,并以此为链接,实现与其他高校的英语写作系统合作,实现不同高校间的资源共享。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尝试仍存在不足,但这也意味着构建写作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契机。高校在构建共享资源库的时候要注意聘请专业人才进行网络载体的构建,同时也要注意对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培训,确保相关共享资源建成后能够直接发挥教学辅助的作用。

(四)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机制仍然以传统的纸质考核评价机制为主,这种机制只能对学生的记忆程度进行考核,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无法正确认知到学生的写作应用水平。在新型网络载体下,英语专业教师要注意对考核评价机制进行创新,最主要的创新模式就是利用线上平台建立互评机制以及评价满意度与真实性反馈机制。具体来说,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线上评价系统,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成果的匿名互评,同时可以引入问卷系统,在每节课的课后引导学生对整体课堂状况以及自身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在学生进行匿名互评以后,教师可以开通对评价的二次评价机制,每个同学可以针对其他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而给予回评,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促进评价人与被评价学生的双向进步。在考核方面,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文本成绩考核体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写作成果的评价分数进行综合考核,将学生的评价参与积极性与准确性作为参考因素。通过对评价与考核机制的创新,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而学生也能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五、结语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型网络载体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的创新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型网络载体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协同性、共享性以及动态性优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面对各种问题,当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引入开放式写作教学、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创新评价考核机制。通过上述有利尝试,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将会实现现代化创新。

猜你喜欢

载体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