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25李昕蔚
李昕蔚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华小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1.引言
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阅读拓展教学应该是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评价。但从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不好,多数学生在没有布置预习任务时,很少主动预习;教师在课堂上也较少“由课本内容引出其他知识点”。不过,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对“补充教材外的知识点”感兴趣,对课内拓展阅读“十分感兴趣”,而且多数学生表示“对教材外内容感兴趣,且会课下主动查资料或向他人学习”。这说明,无论是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课内阅读拓展教学均感兴趣,但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问题与原因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分析中发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理解不够深刻,多直接参照教参教学,甚至对课后问题的答案也过于强调“标准化”;二是教师在进行课内拓展阅读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过于单一,无法体现多样性;三是有些课内拓展阅读教学华而不实,缺少实践性与生活性,或者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主次把握不灵活,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四是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评价单一,评价主体过于集中,很多情况下只是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2.2 教学问题的归因分析。一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主要表现在文本解读过分依赖教参,文本解读缺乏学情分析,文本解读缺乏教师独创等;二是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缺乏有效性与合理性,缺乏专门针对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课程开发意识,忽视课内拓展阅读课程的动态生成资源,而且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三是教师组织的课内拓展阅读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内容与形式脱离目标,教学目的脱离主旨,教学内容浅尝辄止;四是教学评价缺乏标准与体系,教师重视课前预设而忽视实际生成,关注课堂表现而忽视语文内涵,而且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上,有时评价时机不准而忽视评价目标,评价方式单一而忽视多元体系。
3.课内拓展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3.1 掌握解读文本的方式。首先,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要对教学文本进行纵深式、立体式、有宽度的解读,要注重文本解读的全方位性和多角度性,要全面掌握文本所表达的内涵,多查阅先关资料,从而对文本有全面的掌握;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学生的基本学情有清楚地了解,教学活动预设的切入点应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点,而且在设计教学时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要给学生留出大胆质疑的机会,而且教师还要找出课文中的留白,设计写的训练;最后,要给学生提供文本解读的个性,要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及时亮出自己的看法。
3.2 开发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一是教师从自身出发,自己要先树立课内拓展阅读教学资源开发的意识,既要十分重视教材资源,同时又要认识到课本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课内拓展阅读教学不应是一套封闭的系统;二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历为基础,不断开发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三是要提高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资源利用效率,要学会备课,要根据学生生活而随机应变,善于与运用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资源。
3.3 把握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课内拓展阅读教学要取得成功,找准教学切入点至关重要。一是根据文本解读,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横向与纵向拓展延伸,向课外阅读拓展,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二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适当的拓展阅读教学时空,通常包括课前延伸拓展、课堂向课后拓展、课堂向生活拓展;三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有针对性的拓展阅读教学方法,比如比较式拓展阅读、鉴赏式拓展阅读、主题式拓展阅读、学科间渗透式拓展等。
3.4 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课内拓能展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过程,而且还需要注重教学评价,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十分必要。首先要重视课堂生成,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并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其次教师要根据课文本质,关注每个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要注重课堂表现的评价,善于发现学生间的差异,从而开展个性化评价;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评价,当学生产生困惑时,可采用启发式评价,当学生情绪消退时,可采取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发生错误时,可采用赏识性评价;最后,教师还需要提高教学评价意识,善于进行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