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有效性应用研究
2020-11-25梁赛珍
梁赛珍
(福建省建瓯实验小学 福建 南平 353100)
1.“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应用意义
从狭义角度看,读写结合主要是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如果让你写作的话,你会写什么、怎么写。广义角度看,读与写之间的结合不仅要对短期结合进行充分考虑,还要对短期与长期的结合予以重视,也就是当前阅读的文章可能会对之后的文章写作提供帮助。从本质看,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阅读和写作教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写作视野、写作思维拓展延伸的同时,让学生积累和掌握更为丰富的素材,以此带动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2.“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将“读写结合”模式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大化,强化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持续提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读写结合的思维理念和方法策略充分渗透和融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阅读写作实施专项性、专业性的训练,强化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一方面,要在教学设计中将阅读部分融入进去。语文课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文章的阅读,教师要注重对课文中重点段落、重点词句、重点字进行深刻分析,对文章中任务的心理特征、语言和动作进行透彻把握,对文章的主题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把握,借助合理有效的方式将其充分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基础知识学习,要注重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心理特征、句、词、字等难点中,要在教学设计中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结果、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融入进去,为学生进行深入地讲解,让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解决。另一方面,要注重在教学设计中将写作部分融入进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学生有时会存有较强的畏难和抵触心理,此时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设计中将写作循序渐进地融入进去,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步骤性、阶段性、持续性培养。
2.2 将“读写结合”模式应用于课堂生成中。新课程理念下要求阅读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回归到文章的本质之中,要求教师善于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感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特点、作者思想情感进行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精心实施,特别是对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进行充分关注,实现读与写的全面结合、科学结合。在文章的讲解与阐释中,教师要强化与作者内心的沟通、心灵的对话,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文章的阅读,对文章中所体现的写作训练点进行勤于捕捉、敏锐发现,提炼和总结出文章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感悟,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积累,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学阶段语文写作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写作方式与写作手法,教师要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融合到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将其引出来,让学生认真学习、体验和感受,并组织他们将写作方式手法应用到写作中。
2.3 将“读写结合”模式应用于课堂阅读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领域的拓宽,让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语言材料的接触,让学生在系列性、系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更好地实现语文规律的掌握。基于此,强化学生语文阅读量的提升极为必要,只有学生在阅读量上不断积累,他们才能够实现更多材料的积累,写作过程中写作的宽度和厚度才能够得到不断拓宽。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对教师课外阅读的指导与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课外阅读的丰富和发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视野的拓展、学生思维的活跃,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潜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此外,在学生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注重强化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让学生在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中更好地进行知识技能的掌握,将更多的资源和材料积累和提供给写作,为写作的顺利实施、科学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基础。
3.结语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将阅读和写作紧密地关联、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读写结合”模式应用于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和课堂阅读之中,在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带动和引领学生写作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