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策略
2020-11-25胡静
胡 静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蟠凤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小学是习作教学的起点,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遵循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作指导,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从而将习作教学“引水入渠”。
1.给予鼓励,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在面对有关习作一类的习题时,常常会感到恐惧、担心,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写不好,平时评价也非常低。有很多教师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学生写不好习作呢?其实,很多原因都可以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无法发挥正常水平。通常,教师会从作文的结构、句子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对学生的作文成绩进行评判,并将自己的情感色彩带入评价中,对达不到自己要求的作文往往给分较低,这导致学生不想写,没有信心写。要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就要鼓励、支持、表扬学生,而不是否定学生创作的文章和文章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树立自信,减少恐惧。
2.引导学生加强平时积累,通过写日记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哪种文章,都会有大量的好词好句,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思维练习,要求学生提取和背诵自己喜爱的好词好句好段,以让学生感受到美对语文和课文,并积累一些写作材料,而关注课文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好的单词和句子,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平时的练习中思考和运用它们。有些词可以用,有些词可以说,有些句子可以写。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读与写放在一起始终是一个“黄金组合”,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都不会让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理想状态。学生的日记不拘泥于内容、体裁、形式及字数的多少,如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无拘无束,重点是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3.注意习作训练,培养兴趣
低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而对于孩子写话不要有具体标准和要求。一年级学生的文字水平还处于一个最初级的阶段,文字掌握不足,所以在学生写话里有一部分学生用汉语拼音代替想写的文字。这个时候,教师主要做的辅导是教会学生认字、书写、组词等。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词汇量,老师除了要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增加一定量的浅显易懂的成语。让学生多说、多写话,将自己的生活见闻表达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开阔,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中高年级阶段,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写一些短篇作文,这个阶段依然要引导学生慢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材料,还要让学生多进行习作训练。要优先引导,不要让学生产生叛逆、无聊的心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文学书籍,为以后的练习积累文学资料,要求学生与同学分享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对一些具有美感段落整理记录。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比如我的偶像、我的家乡等,也可以给学生一张漫画,让学生用他们的感受、想象力进行描述,用语言文字进行创作。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重视习作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词汇运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之星”“词汇大王”“习作之星”等,阅读方面可以从阅读的数量、质量上来评;词汇方面可以从收集的词汇量、作业的清洁程度,还有就是在平常写作中能否活学活用所学词语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习作之星”要根据《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来进行评价,如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题进行详细的批改,工作量太大;如果只是简单的批改,恐怕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使评价更高效呢?在我看来,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成为师生、学生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要求教师应当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并及时摒弃旧的观念,来不断进行尝试,大胆革新,让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习作、享受生命的发展和成长,获得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写作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习作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