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11-25黄相侣

读与写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人文精神人文

黄相侣

(广东省和平县阳明中学 广东 和平 5172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再只侧重于基础知识教学与考核,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提出了新需求。要求通过人文教育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但人文精神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严于利己,发挥自身榜样作用,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养成人文素养,滋养心灵。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人文精神教育题材,语文老师应该深入挖掘,做好渗透教育。

1.树立人文语文教学观

受应试升学压力,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基础知识教学,课堂上更多的是满堂灌知识点或是考试答题技巧,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教育。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老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站在创新角度思考语文教育,善于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内涵以及人本思想,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人的精神价值,要求学生练习自身实际,学习、吸收精神价值,不仅充分提升了学生思想水平及人文精神,还通过对课文深入理解,加深了课文印象,提升了课文理解,达到了人文精神培育与基础知识教学的共赢局面。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人文文化教学课堂

课堂氛围往往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课堂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也是老师渗透人文精神内容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像是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等,营造人文文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分文中学习知识,思考内涵,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魅力,触动学生内心,从而更好融入课堂,学习人文精神。

比如说,在教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老师可以根据课文时代背景,应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情境,将课堂打造为历史故事发生现场,让学生们感受到古代背景下人物命运发展,人物性格等,切身体会到人物当时的情感发展以及当中的优秀思想。感受认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人格和廉颇知过必改的磊落情怀,通过人文文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人文情感,加深课文理解。

3.组织人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感情培养

人文精神说到底是感情寄托,因此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注重感情培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挖掘课本中情感因素,加强情感渗透。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实践活动,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力都可以通过人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到人文概念。多多组织人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语文老师也应该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从自身日常言行中注重彰显榜样作用,做到敬业爱岗、有礼貌、有道德、尊老爱幼等,进而有效影响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中学习到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比如说,老师可以定期组织敬老院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去看望老人,准备食物、衣物为老人们送过去,,陪伴老人说话,给老人表演节目,让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尊敬老人不仅是流于口头,要用实际行动,切实关心身边老人,为老人送去温暖,通过身体力行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不仅是敬老院活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一次过人行道的牵扶来传达爱,如此简单的言行,只要我们怀揣着一份热诚,定会为身边人送去温暖。通过一次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份乐于助人的快乐,从老人感激的目光中逐渐坚定学生们关爱他人的信心,让新时期高中生成长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青年,让我国社会更为团结。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参观历史人文古迹,带领学生通过参观及相关知识详解,了解历史背景,相关人物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等。

总之,高中语文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明确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和谐教学课堂,多组织人文实践活动,将人文精神融入汉语教学,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人文精神人文
人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掌握基础知识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