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25应葛珍
应葛珍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学校 浙江 湖州 313025)
引言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并注重体验感,从而拓展阅读思路,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会运用多次练习的方法,以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该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出巩固知识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可以激发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该教学方式仍旧不能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时间久了,学生就不能自己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这样容易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其次是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动力,阅读也是如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关键的步骤是使学生可以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这样势必会造成初中语文教师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阶段教学时间相对紧张,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就难以获取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仅仅阅读关于考试的文章,完全忽视其他的阅读材料,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网络化时代,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上。从上海市统计的学生数据可以看出,超过80%的学生每天玩手机超过三个小时。这些学生已经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对于很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缺乏耐心,对知识的系统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保障学生系统阅读的时间和数量,如规定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字数不少于2500字等,并引导学生将自己每天系统阅读的内容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摘抄名言警句以及精彩片段,记录自己的感受。
2.2 重视对话与体验方法的采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二是重视对话与体验方法的采用。新课改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合理运用对话与体验方法。教学对话,即师生的活动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都会采用对话的措施。并且教师在对话中必须要尽可能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因此,以文本的角度为切入点,通常在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中可以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因此,情感的前提条件是体验,而经验的升华就是感知。利用相对宽松的对话和体验环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进而将更多的思想感情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以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2.3 引导学生进行细细品读,培养学生对现代散文的鉴赏能力。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三是引导学生进行细细品读,培养学生对现代散文的鉴赏能力。无论当前的初中教科书是哪个版本,每篇散文都是一篇能很好陶冶学生情操的散文、美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强调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进行细细的品读,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进行推敲和揣摩,一定不能走马观花、应付了事。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并集中精力对作品中的优美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以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对文章做到真正理解,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对现代散文的鉴赏和比较能力,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2.4 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四是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只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阅读兴趣不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对自身教育观念进行优化,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而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与情绪,对教学策略予以适当的调整,以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大意、词语含义及句式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水平。例如,在教学《论语十则》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说、知”等字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广大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出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