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中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2020-11-25薛文婷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爵位常识文言文

薛文婷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会忽视古代文化常识,认为这一部分知识只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及背诵即可。这其实是对高中语文教学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因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这一部分知识对于整个古文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这些现状及不足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更好的掌握这部分文化常识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

1.古代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中的现状分析

1.1 古代文化常识对一些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对于当前的高中语文,很多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认识都是模棱两可的,他们是很难界定古代文化常识的界限的,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评价无法做到精确无误。而且在很多高中学生的认知里,他们认为高中语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对于古代文化缺乏继承精神。虽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是有着深深的认同的,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

1.2 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获得途径有限。在高中阶段,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获得途径一般也就包括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课程。虽然也有一些学生会从图书馆及网络中获得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但这些途径都是有限的,而且学生获得的古代文化常识也是有着限度的。同时,学生通过课外方式获得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正确性也是有待保证的。然而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获取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因此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而且也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展开教学。

1.3 文言文教学中对文化常识不够重视。古代文化常识往往是教师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来体现的。因为在学习文言文时,文中一般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关于古代的各种文化常识。然而,现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往往更加注重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翻译,而对于需要重点讲解的古代文化常识常常是一笔带过,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这也是目前高中语文中古代文化常识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就需要教师重新树立对于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观念。

1.4 教学评价不科学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虽然新课标一直在提倡现代化的教学,但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导致目前语文教学的评价依然以分数定优劣。加上语文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所占的比重不高。并且古代文化常识的考试也往往是一两道选择题,从而让很多学生对文化常识不需要过于重视就可以轻松应付过关。这种题型是机械化的,通常也不需要考生进行过多的理解。所以在唯分数至上的评价机制下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是很多的,最终也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2.古代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2.1 完善相应的教学。教师应该要有完善的教学意识。作文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明白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比如,教师在教授我国爵位制度的文化常识时,就需要给学生讲清楚我国古代关于爵位的一些区分,同时还需向学生说明在不同时期爵位制度是有相应的变化的。其中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但是,这只是对知识进行的一个表面的讲解,教师更应该重视精神层面的讲解,从而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些文化内涵的实质,明白这些爵位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同时,教师也要号召新课标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用符合现代化的观念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做到合理全面,同时在教学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

2.2 生活化的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这也是教学的最终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最好是选择一些包含古代文化常识的作品,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诗经》、《楚辞》等等涉及文化常识的作品,并指导学生在读这些作品时将读书、反思以及运用集合起来。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读书笔记、读后感以及摘抄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加深印象。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国学相关的活动,从而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古代文化常识所彰显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具有文化韵味的博物馆中参观文物古籍以及可以推荐有条件的学生参加一些历史韵味浓厚的古代遗址。

3.总结

综上所述,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是不容忽视。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要重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对这些文化常识的学习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包罗万象,以此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对古代文化常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具体的教学,从而使古代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弊端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爵位常识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靠不住的常识
健康常识我知道
居延汉简所见戍卒问题琐议
常识:哪杯更冰凉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
世袭制的起源和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