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儿童快乐生活的教学视角
——小学习作教学初探
2020-11-25罗克华
罗克华
(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利安小学 四川 彭州 61193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表达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习作成为儿童快力生活的教学视觉,如何让习作成为作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让习作内化为儿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我多年在学生写作教学方面的探索,有了一些肤浅认识。
1.习作是什么
习作就是让学生在平时待定学习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有感而发,把自己的亲身感受用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用卡片、笔记和心得的形式记载然后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1 习作姓“小”。习作是属于儿童自己的,是他表达自己想法,刻画自己生活和情感自然流淌的重要方式。
(1)儿童——习作的本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问题具有哲理性,儿童就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著名认知学说代表人物。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他们富有创造力,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2)生活——习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指生活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源泉,而文章就好比是溪流,只有当源泉不竭,溪流才会丰盈。即把生活充实与否和文字创作息息相关。著名文学批评家苏珊·桑塔柯认为:伟大的作品是分泌出来的,而不是挤出来的。
(3)需要——习作的动力。习作其实并不神圣,也不玄乎。是儿童记载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情感的一种需要,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种需要。
1.2 习作名“习”。儿童习作无禁区(语言、内容、表达),童言无忌、宽容童言、呵护童真,降低目标、放飞想象。
2.习作教学教什么
习作教学旨在优化学生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运用祖国文字交流和互动,正确表达自己的所思和所想,提升其文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其日后发展筑基。
通过习作学习做人,学习得体表达,学习与人交流,提高认识,发展能力……
2.1 做真人 写真话。叶圣陶先生: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真情的引导和激发,力求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2 求真知 有真才。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手写我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写作是技能,是在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一味的空讲无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进。以往有中心,则就要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写作;有结构、有条理,则就是行文要有逻辑、有顺序;突出重点,即重要的详细写,次要的省略写;注重词语使用,即要用恰当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词不达意,句子要通顺连贯。
3.习作教学怎么教
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如肖川博士所强调的一样,如果单从教育价值上来讲,则教学内容要比教学方法重要的多,但若从教学效率的追求上来看,正确的教学方法则要重于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1 课标对各学段习作的要求。
1-2年级:写真实的生活事例、写天马行空的想象、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3-4年级: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学会重点叙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件,同时已经学会能够用写作进行简单交流。
5-6年级:能够创作结构完整、情感真实且具体的完整文章,同时还能契合写作主题,学会分段记录和表达。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和常用的应用文。
3.2 从放胆到放手。说写结合,循序渐进,交叉训练,由易到难,螺旋推进,逐步提高。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只说不写,多说少写……
低学句——完整、通顺、连贯;中组段——通顺、具体、准确;高构篇——具体、形象、明确。
3.3 钻研教材把握指导写作方法的“序”。
(1)从“说”到“写”:如低段安排了口语交际,中段要求先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然后再写;四年级以后更把“口语交际·习作”列为同一栏目。
(2)从“观察”到“表达”:几乎每册都安排“看图(照片)写话”。
(3)从“写作”到“修改”:如三年级先提出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改一改;然后写好后“评一评谁写得具体”,最后提出写完以后,自己把习作中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也可以与同学交换改一改。
3.4 钻研教材,把握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序。极大多数单元的习作话题都与课文人文精神相吻,利于学生阅读感悟向习作迁移。许多单元在“阅读提示”和“习作指导”中都明确提出写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同样,在“习作指导中也提出了感受与想象的要求。
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乐于观察,学会记录生活事件并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将写作当做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融入于生活之中,则写作将不再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因而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让习作内化为儿童快乐的生活,使学生轻轻松松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