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儿酒?猴贪杯
2020-11-24冯磊
冯磊
猴儿酒,顾名思义,是猴子酿造的酒。
明代学者李日华(也是个热衷八卦的家伙)在《蓬栊夜话》里说:“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李学者说,黄山里的猴子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酿酒。它们把采来的野果、鲜花混放在石穴中,果物发酵,久而久之成为佳酿,酒的香气远播。这美酒,在今天是典型的绿色饮品。当时,有樵夫、农人走进深山老林,有时会偷喝猴子们酿的酒。但是,不可贪多。而一旦被发现,下场往往不妙。
猴子酿酒多利用石洼、石穴。袁枚在《子不语·猢狲酒》里说,康熙年间有曹某携友人共游黄山,遇一隐居老者。老人带着他们到某处悬崖峭壁上,掀开一块石板,下面是個小凹槽,内有绿色而香气扑鼻的液体。老人说,“此猢狲酒也”。
不仅黄山的猴子会酿酒。清人陆祚在《粤西偶记》里说,广西的猴子也精于此道。“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与黄山的猴子相比,广西的猴子工作能力强,生产的酒数量较多:“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
据明末清初的屈大均说,海南岛的猴子也会酿酒。它们酿的酒被称为“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穴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猿猴从哪里搞来的稻米,屈大均没说,后人自然不得而知。当然,这似乎是个问题,又似乎不是个问题(它们可以去农田里偷嘛)。
这么多地方的猴子都会酿酒,真令人感到震惊。
百度百科中说,所谓猴儿酒,传言是猴子们采集百果后,藏到树洞里准备过冬。时间久了,那些没被开封的树洞里的百果开始发酵,不久即为天然美酒。有人说:“此类野酿,实属机缘巧合,真正的猴儿酒千金不换。”——世间万般造化,多是机缘巧合。
“猿酒”也罢,猴儿酒也罢,归根结底是种传说,是野狐禅。而文化或者说野史笔记的魅力即在于此。——毕竟,一万瓶路易十三或者茅台,也未必换得回一个神奇的故事。
猴子不但会酿酒,而且猴子还贪杯。
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
晋人常璩撰《南中志》,讲过一个神奇的故事:“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着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便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
猩猩贪杯,也喜欢穿草鞋。因为这,没少吃人类的亏。而人类代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在猩猩群体里也同样传播着。一代代的猩猩们牢记祖祖辈辈的惨痛经历,互相提醒、劝诫而不曾止息。
所以,当猩猩看到土人摆设的酒具和草鞋,马上就明白其内在的凶险。之后,猩猩们发怒了,它们集体鄙视人类,破口大骂:“用美酒引诱我,设计害我,真是无耻!”“连一点新的套路都没有,这不是侮辱我们的智商吗!!!!”
但,骂归骂,骂完之后酒还是要喝的。
起初,猩猩们警惕性很高。后来,终于有个家伙扛不住诱惑,开口道:“不就是一杯酒吗?!我们早就勘破了他们的伎俩。我们稍微尝一点就是了,千万别多喝。”说完,它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继续破口大骂卑鄙的人类。
随后,其它猩猩也开了窍。大家边喝边骂、边骂边喝。久而久之,所有的猩猩都醉了,它们穿上愚蠢的人类所编织的串在一起的草鞋玩耍。
再后来,呼哨声一响,它们集体束手就擒。“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啊!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被关到笼子里的猩猩成了下酒菜,每天卑鄙的人类会来到笼子前,吆喝道:“你们当中谁最肥,大家可以把它推出来受死!其他的暂且可以保全自己了!”——于是,成为阶下囚的猩猩们马上开始混乱一通。之后,它们主动把身体臃肿的同胞推选出来,流着泪躲在笼子的角落里。某些猩猩,会为又能够苟活一天而感到暗自庆幸。还有的猩猩,内心深处会琢磨减肥的方式和方法。这时候,减肥药(如果有的话)真是万金难买啊!
看似在讲猴子的故事,其实是在讨论人性。猴子身上的细节,全都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