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2020-11-24张君群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美术

张君群

【摘   要】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让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形成坚韧的心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展开美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教学目标、利用小组沟通以及展开实践活动等形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课程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美术;实践活动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应当丰富自身的视觉和触觉,从而发展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便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元素来丰富自身情感和完善人格的目的。所以,在当前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基础美术知识之余,也应当主动地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美术学科的日常教育之中,让学生在提升美术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一、融入教学目标,发挥情感功能

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先导,也是教师讲解知识的最终归宿,所以,为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当认真钻研教材当中的美术知识,挖掘其中的美术元素,找到美术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联点,并在教学目标中进行明示,以便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进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安排,从而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发挥美术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美丽的花》一课中,通过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分析,认识到本节课的主要教育内容是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以及花瓣的形状特点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使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地对植物进行写生。根据这一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目标的设计:(1)组织学生对植物的枝叶进行细致地观察,使学生总结出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等;(2)让学生利用大小不同的点和流畅而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进行植物的写生,同时让学生对背景进行填充,让整个画更加完整;(3)促使学生在写生的同时可以发现生活的美,从而热爱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等。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不仅指出了植物枝叶生长的规律,以及对植物进行写生的方法,同时指出了本節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当教师以上述目标作为指引对学生施教时,能够在落实目标中助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利用小组沟通,跨越心理障碍

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发现,当教师为学生创建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时,学生总是羞于对教师讲述自己的创新性想法,但是,当学生面对自己的同龄人时,学生则会侃侃而谈,主动地诉说自己的意见。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跨越心理的障碍,使学生勇于突破自己,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小组交流的平台,并在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时,不经意间参与到学生的沟通之中,以便学生可以大胆地诉说自己的创意,让自己的心理变得更坚强。

在《梦幻的城堡》一课教学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你心中的城堡是怎样的呢?”的问题后,教师为学生组建相互沟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其他同伴。在学生自由交流时,教师进行巡视,并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之中,对学生进行追问,让学生在尝试向教师表达自己想法中突破自己,从而形成勇敢的心理。

可以看出,在教师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自由交流活动时,能够让学生自动降低对教师的戒备,把教师也当作同龄人一样对待,从而让学生在变得勇敢的同时突破自己,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基于实践活动,坚定心理信念

在美术课堂上,不仅有讲述美术知识的活动,也有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然而,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因此在制作美术工艺品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这些难题,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形成轻言放弃、遇到困难退缩的心理。所以,教师不妨基于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迎难而上中形成坚韧的心理,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坚定心中的信念。

以《会亮的玩具》一课的教学来说,在教师初步向学生讲解了用电发光的基本原理后,教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个会亮的玩具。但是,在学生实际开展动手实践操作活动时,学生会遇到“应当使用什么材料来进行玩具的制作?”“应当如何让玩具发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进行操作的进程。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用电发光的原理等内容出发,找寻问题的答案,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促进问题的解决。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以便学生更加坚定信心。

不难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难题对学生进行细致地引导,让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步步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在肯定自己能力的同时,坚定学习的信念,增强学习美术知识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美术学科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诉求,因此,在之后的美术课堂上,为了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教师也应当继续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以便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和健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卓景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04):71+73.

[2]徐莉.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189.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美术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