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童心在快乐创意中绽放

2020-11-24毛蕾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用美术创作

毛蕾

什么是创意?创意是指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创意性美术就是打破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利用创意性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创造性,让他们能够在快乐的活动中创造美。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并希望孩子在画画或是手工的时候,要对照参照物进行模仿,有多像就多像,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他们通过模仿完成绘画或手工作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创意”性美术活动取代了模仿式的美术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意”性美术教育活动呢?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拓展“创意”美术活动空间,保护幼儿的创造意识

“创意”美术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趣味化、灵活化,唯有如此,才更有利于幼儿创新、创造意识的萌发。如在教室创意美工区,把废旧木头做成的大树作为幼儿作品展示架,挂上一些用易拉罐、泥塑、创意性雪花、木块等制作的创意作品;还可以利用旧纸盒或大型塑料袋做成大板块的涂鸦墙,给幼儿提供集体作画的空间;还可以带着幼儿去室外收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通过拓展“创意”美术空间,让幼儿认识到了各种材料,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意识。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感受创意之美

1.有效选取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创意”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选择自然材料,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收集各种自然材料,大大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在“创意”性美术活动中,幼儿运用收集的自然材料进行创作,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创意”美术的魅力,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创意”性美术活动“自然界的魅力”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操场上捡各种各样的树叶,让他们利用树叶创作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如大树、大山、小鱼、花朵等,在快乐的创作过程中,幼儿对“创意”性的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想象力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

2.利用多元化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创作。在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给幼儿提供的材料是画笔和画纸,固定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在“创意”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材料,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另一方面运用多元化的材料进行创作,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主动创作中获得发展和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給幼儿提供超轻黏土,让他们通过操作创作出“创意”性的作品,可以给幼儿提供五颜六色的珠子、胶水和纸,让他们用珠子制作出各种作品。利用多元化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创意”性美术活动的主动性, 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创作,利用创意思维创作出好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转变观念,激发幼儿创作灵感

1.从兴趣入手,更新观念。“创意”性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把幼儿放到主体位置,利用丰富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独特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创作各种不同的作品。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创作过程,对幼儿不能独立操作完成的部分要进行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顺利完成作品,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2.用丰富的材料,创设艺术性教育环境。首先,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活动室内的每一幅画、每一个区角、每一个空间都能给幼儿美和创意的熏陶。

其次,运用不同的材料增加创意表现形式。在“创意”性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麻绳、纸棒、糖果纸、小木棍、废布料等,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在“创意”性活动中,幼儿会用牛仔布、纽扣、麻绳和糖果纸拼贴成小狗,会用卫生纸、卷成球和颜料做成花朵,用超轻黏土、木棍捏制造型各异的生日蛋糕、冰箱贴和各种动态的人物以及动物……孩子们在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自己创作的过程,感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再次,在组织“创意”美术活动时,我们兼顾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有选择、分层次地准备材料,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愿意动手,让孩子感到越玩越有趣、越玩越想玩,从而能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新的、美的艺术形象,让他们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成功感。

四、精心设计“创意”美术活动,提高幼儿参与热情

1.创设故事情境,调动幼儿的兴趣。 幼儿对趣味的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利用趣味故事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创意”性美术活动中。例如,在创作“会跳舞的女孩”时,教师通过给幼儿讲故事来创设情境:“灰姑娘想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可是她没有漂亮的新衣服,这时她需要我们的帮助,请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帮灰姑娘设计一套漂亮的舞会礼服。”趣味故事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他们都想为灰姑娘设计礼服,这时教师拿出许多舞会礼服的照片,让幼儿借鉴照片上的礼服进行创作,促进“创意”性活动的高效进行。

2.设计趣味环节,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结合趣味性的环节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在已有的美术知识基础上进行美术创作,制作出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例如,滴一滴墨水到素描纸上,让幼儿通过吹墨水来进行梅花枝干的创作,然后用画笔在枝干上画上梅花。在新颖的吹画美术创意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乐趣,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创造性。在让幼儿画人物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躺在大的牛皮纸上,将整个身体进行拓印,然后再画上五官和衣服。有的小朋友不愿做,于是我就将这次活动与拍照片游戏相结合,这样一来既能引导他们大胆地联想和再现生活经验,又使枯燥的人物画像变得趣味盎然了。

总之,在幼儿“创意”性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创意”美术活动,利用多元化的材料,让幼儿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的乐趣,童心在快乐创意中绽放,促进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创意”美术活动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利用美术创作
Jazz
美术篇
画与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