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1-24陈刚
陈刚
慢性荨麻疹症状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疾病,是多发性质的皮肤病,属于变态性反应。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皮肤、组织、黏膜发生炎性充血或是内部水肿,但只是暂时性的[1,2]。此病相较其他皮肤病而言病程较长,且由于其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导致治疗过程延长,用药难度增加。治疗时常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也较易导致疾病复发。为控制此种疾病继续加重且减轻治疗负担,医护人员知晓拓展联合治疗可提升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3,4]。为此,本文章便针对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调查,现已取得良好结果,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108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4 例。常规组男27 例、女27 例,年龄23~54岁,病程(2.3±0.8)个月;实验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22~58 岁,病程(2.9±0.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就诊时首先给予基本护理操作(病情评估),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并开展必要性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诊患者慢性荨麻疹疾病性质。常规组患者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处方治疗,主要可针对多种过敏原导致的荨麻疹或是皮肤瘙痒,治疗剂量为10 mg,嘱咐患者服用1 次/d。本品为白色片状,成人和12 岁以上儿童服用剂量不变,6~11 岁儿童医生需根据症状与表现差异调整剂量,通常初始剂量为5~10 mg,1 次/d。2~5 岁儿童初始剂量常建议调整为2.5 mg,1 次/d,症状严重时可提升至5 mg。本品服用后可能存在困倦、胃肠不适等症状,但属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惊慌。实验组使用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用法用量同常规组一致;选择规格为1 ml/支的卡介菌多糖核酸,2 mg/次且让患者到医院接受经肌内注射,治疗频率为隔天1 次,1 个疗程为4 周,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刺激单核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小儿则需重新斟酌用量,建议1 mg/次,隔天1 次。需注意患有急性传染病、药品过敏或是急性中耳炎患者不建议使用本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效果。①患者不良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状况,采用SAS、SDS 评定患者的主观意识与情绪状态是否处在正常水平。问卷调查中设置有关生活的20 道选择题,选项“A”为1 分代表极少发生甚至没有;选项“B”为2 分代表少数情况下会发生;选项“C”为3 分代表在生活中经常发生;选项“D”为4 分代表几乎全部时间会发生,选项成阶段性递增表示不同的焦虑等级,综合计算分数越高,证明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②生活质量评分针对患者社会功能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统计,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症状缓解效果更佳。③患者体征包括发热、头痛、皮疹消退三项,消失时间越短,证明患者用药效果更佳,对应治疗方案值得在治疗中推广。④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并无任何不良症状且不影响生活;有效:患者仍有轻微头痛疼痛,且皮疹症状有明显改善;好转:患者皮疹表现有轻微好转头痛稍减,体征改善;无效:患者症状较为严重,药物治疗未能改善体征。总有效率=(痊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AS 评分(40.2±3.8)分、SDS 评分(41.7±3.6)分均低于常规组的(52.2±3.4)、(55.8±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前,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5.02±6.01)分与实验组的(66.11±5.8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4,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77±5.28)分高于常规组的(76.45±4.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125,P<0.05)。实验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4.33±1.07)d、头痛缓解时间(2.06±0.55)d、发热缓解时间(2.36±0.94)d 均短于常规组的(8.45±1.36)、(3.22±0.26)、(4.85±1.0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957、14.0118、13.1218,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荨麻疹患者若患病时长>6 周,则被定义为慢性荨麻疹。皮疹表现主要分布在患者躯干、四肢或是面部,具有不定时性(1 天发作数次或数日发作1 次)。且慢性荨麻疹疾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此病的发病成因与患者的免疫性功能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在治疗时可以此为切入点,提升药物联合效用的实际价值[5-7]。卡介菌多糖核酸属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制剂,对哮喘、慢性感染以及过敏类疾病(荨麻疹)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抑制作用,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红肿、结节等皮肤表现,待热敷1 周后自然消退。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属于口服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患者中枢作用性小[8,9]。高效性与特异性较强,使用抗炎效果值得期待。另外,较多患者会由于荨麻疹带来的皮肤变化而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还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困扰,例如人际交往受限等。联合用药能最大化提升药物的作用,使荨麻疹可以尽早消退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皮疹、头痛、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合理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与卡介菌多糖核酸的治疗效果更好,对于消退不良体征可行性较高。还可消解不良情绪,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可以广泛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