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测试项目设计
——以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0-11-24侯新宇
◎侯新宇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24)
通过对进行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RFID设备的测试项目,公正地为设备进行打分,为RFID设备采购、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一、RFID技术简介
(一)RFID发展历程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电通讯机制的自动化非接触识别技术。随着几十年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由最初的电子管设备,逐步演化成微型集成电路,从有源装置发展为无源标签,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少,成本也越来越低。直至20世纪末,逐渐开始在物流运输、食品安全、药品管理、动物追踪等多个领域大规模应用。21世纪初,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概念被提出,万物互联被认为是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最重要的基础感知层技术。
(二)RFID工作频段
RFID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技术概念,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RFID设备工作的无线电频段、工作机制、有源无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区别。首先就是频段的划分,无线电通信频率从9KHz~24.25GHz,每个频段的特性不同,具体应用行业也有所区分,如表1所示。
表1 无线电频段与其对应的RFID专业领域①
(三)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目前图书馆行业主要使用HF高频13.56MHz和UHF超高频900MHz两个频段。HF高频应用开发较早,广泛应用于身份证、公交卡、银行卡、购物卡、手机NFC-SIM卡等。在图书馆行业应用也比较早,199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就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HF频段的标签。HF标签频率单一,矩形标签面积较大,一般在4×4cm,读取距离15cm左右,优点是标签与设备兼容性很强,缺点是面积大,容易相互屏蔽,贴标签时不能贴在等高位置,价格较贵,防盗性差,容易被恶意损坏。
图1 HF高频标签
UHF超高频标签在铁路运输、商超零售、物流、ETC等行业应用较早,但因为频率范围大,标签编码方案不统一,因此在图书馆行业未能快速得到应用,但2006年EPC Class 1Generation 2获得ISO/IEC批准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后,图书馆行业开始逐步出现UHF超高频应用方案。UHF标签频率不统一,读取距离可大于1米,优点是体积较小,价格便宜,可隐藏在书脊内部,不易被屏蔽,也不易被恶意破坏,缺点是标签与设备厂商之间兼容性较差,容易导致误读,造成数据错误。
图2 UHF超高频标签
目前,国内已有上千家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引入了RFID技术,使用HF和UHF标签的图书馆数量基本相当。2008年,北京农学院图书馆成为北京市首家应用RFID技术的高校图书馆。随后陆续在北京各高校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19年7月,北京市已有37所高校图书馆引入RFID技术,但使用HF高频技术的有31个,远远超过使用UHF超高频技术的6个。
虽然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已经超过20年,但技术的成熟度还未达到尽善尽美,因此在图书馆引入此项技术前,有必要进行实地测试,对HF频段和UHF频段以及设备厂商选型,通过测试数据作为选型的参考,根据测试结果,结合实际需求,实现定制化设备,以适合本馆的技术方案。
二、RFID测试人员组成
测试组成员组成,分为ABC三组:A组为厂家技术人员;B组为图书馆馆员、学生和教师志愿者、外包服务工作人员;C组为项目协调服务组。
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测试职能。A组定位为测试支援服务组,B组定位为测试组,C组定位为项目协调服务组。
A组主要负责测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不参与最终结果评定。B组人员由图书馆选调,为最终测试结果进行打分评定。C组人员负责培训B组人员使用测试设备和打分表的填写规则,并对项目中整体出现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收集整理最终打分结果,但不参与最终测试结果的评定。
三、测试流程和策略
(一)测试流程
(1)厂商对设备进行测试人员培训和讲解,并进行实操演示。
(2)启动测试,由测试人员进行功能测试。
(3)参测人员对照测试功能表进行相关功能记录。
(4)出现问题提交项目协调人员及厂商处理人员。
(5)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6)问题处理后,涉及模块回归测试,包括回归测试记录等。
(7)参测人员对照测试评分表进行初步评定。
(8)图书馆对测试结果进行议定。
(9)测试终止。
(二)测试启动、中断、结束标准
(1)测试启动条件:厂商在完成软、硬件测试环境配置;提交测试计划、测试说明等文档。
(2)测试异常终止:出现A类缺陷(具体缺陷等级和描述详见表3),中断测试并等待问题解决;过多B类缺陷,测试无法继续。
(3)测试正常结束:按照测试计划完成所有定义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有效完成了定位缺陷的回归测试循环;测试中未发现A、B类缺陷,少于5个C类缺陷;提交测试报告。
(三)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确保设备能够在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最好是在封闭书库内进行测试,以免读者的正常借阅对设备测试造成干扰,也可以避免设备故障导致影响正常的阅览秩序。
(四)参测人员设备分配
结合设备在实际中的使用需求,将B组测试人员分为馆员、志愿者、流通服务人员三种不同类型,以强化不同用户需求,从多个侧面对测试设备进行评价,能够达到更为公正的测试评价。
表2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RFID应用案例
表3 测试问题缺陷等级划分表
表4 参测设备系统稳定性测试表
馆员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全部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此需要参与测试全部设备;学生和教师志愿者作为读者,在实际中会使用自助借还设备、安全门、手机借阅等设备,因此只对这些设备进行测试和打分。流通外部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使用移动清点设备、馆员工作站、自助借还设备等设备,因此主要集中于这些设备的测试和打分。
(五)客观测试评分设计
测试设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自助借还机、防盗安全门、移动点检车、馆员工作站等,每个设备设计一张测试打分表,逐条进行测试,按照事先给定的分值比例进行客观打分,测试项目可根据本馆实际进行适当增减,项目分值也可根据各馆不同的关注重点而适当调整分值大小,以达到设备为用户服务的最终目的。
(六)主观评价得分设计
通过对各项设备的分别测试,参试人员对厂商的设备外观和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测试者的关注点不同,在实际的使用中会对相同的产品产生出不同的主观看法。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易用性设计等,是衡量一个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设置主观得分项目,使测试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主观印象评判一个产品的好坏,根据用户的反馈改进产品的设计。
表5 自助借还设备借还书测试表
表6 安全门设备测试表
目前,厂商大多支持客户定制化设计,通过对设备从客观方面到主观方面进行测试和打分,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根据用户的评价和建议,能够更好促进厂商对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技术和艺术水平,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当前社会,单独销售产品已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因需而变才能达到共赢。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测试和评价提出设备的改进意见和定制化需求,最终完成项目的实施,提高读者满意率和馆藏利用率,这才是测试项目的最终目的。
表7 馆员工作站设备借还书测试表
表8 移动清点车设备清点测试表
表9 参测人员测试整体反馈表
【注释】
①Klaus Finkenzeller. 射频识别技术[M]. 吴晓峰,陈大才译. 第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