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用药的四大原则

2020-11-24

保健医苑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降压药服药指南

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了世界范围的《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这也是迄今全球最新的高血压指南。新指南对原来指南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比如简化高血压分级3级为2级,突出超过160/100毫米汞柱就要格外注意,特别强调了降压药的安全性和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如建议优先降压并侧重选择安全长效的一线降压药物等。总的来说,新指南面向全球针对一些认识误区加以指正,期望通过规范的降压来强化全世界高血压防控。

最近门诊上的高血压患者也在频繁咨询一些高血压用药方面的问题,如血压的稳定性、用药策略、什么时候停药等,在此我总结出了四大原则分享给大家,无论是新患者还是老患者都要谨记。

原则一:合适的剂量非常重要

关于高血压的最新分级: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为1级高血压,大于等于160/100毫米汞柱为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先别着急吃药,不妨拿出2~3个月的时间努力改善生活习惯,如少盐饮食、多运动、减肥等。倘若“尽了最大努力”血压仍然不见下降,那就要考虑服药了。

一般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同时小剂量联合应用。老年人初始治疗多采取最小有效剂量,然后再视情况逐步增加用量。不少患者刚服药一周左右,就急切地盼望血压下降,稍微慢了些就要求调药。实际上降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一般2~4周见效),有些患者确实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效果。

部分患者在血压降低到较理想的水平之后,便认为“痊愈”了,然后就考虑什么时候减药甚至停药。在我看来,一定不能着急:至少维持2个月的血压稳定,同时生活方式得到了明显改善,如经常运动、肥胖的人成功减重5~10千克、睡眠质量切实提高等,我才会考虑减一种降压药;也有小部分高血压患者有“季节性”特点,往往冬天增量夏天减量——特殊高血压人群因人而异,不可简单类比。

原则二:降压也讲“个体化”

尽管关于降压指南给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每一位患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年龄、体重、病程、病情、家族史和经济状况等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对所有人群采用相同的目标血压值及降压方案,显然也是不科学的。

针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我们的降压策略也不相同。对于特别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也无其他的合并症,那么我会考虑血压降得“稍微低一点”;年龄比较大或者本身有糖尿病、冠心病等高危高血压患者,原则上是在可耐受的范围内将血压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不过有些人因为存在颈动脉狭窄或颅内血管狭窄,血压管理需审慎一些,一般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内,不能降得太低太快。

原则三:服用降压药需选择最佳时间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有生物钟的,所以服药也要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大部分普通高血压患者在上午8点左右迎来血压高峰,因此建议起床后尽快服药,以保证降压药在血压达峰前发挥药效。当然,也有小部分人会在下午或清晨更早的时间出现血压偏高,那么用药时间也要相应调整,总的原则就是在血压达峰前服药。

有些朋友问为什么不在晚上睡觉前服降压药,这样不是有助于睡眠么?其实不然,人体在晚上睡眠后血压会自动下降(既是生理规律,也与体位有关),此时若再服用降压药,很可能造成血压偏低,只有特殊的“反勺型高血压”——夜间或清晨血压偏高的患者,才考虑夜间给药。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夜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导致血压升高,则首先考虑睡眠时给予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具体到药物选择上,我建议优先使用每日1次给药能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降压药。

原则四:联合用药是常用的手段

当高血压患者单用一种降压药不能有效达标时,我们会考虑联合用药,也就是同时使用2种及以上多种药物联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国际上公认的常用降压药有6种,所谓的联合用药就是应用A药的同时,再加一个小剂量的B药,这样就能够同时发挥A药和B药的药理作用,比单纯增加A药的剂量更有效,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比如利尿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可以降压,还能有效预防利尿剂可能导致的低血钾。

具体怎么联合,要看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危险因素、血压水平、耐受性和经济情况等。

我遇到的很多高血压患者,起初都要经历漫长的“好奇、纠结、焦虑”的降压过程,主要是因为降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降压药的选择又因为患者不同而千变万化。所以,高血压患者真的没有必要跟别人比,只要坚持认真服药,努力改善生活习惯,相信都能较好地控制好自己的血压。

猜你喜欢

降压药服药指南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