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互联网+”时代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思考

2020-11-24张静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

数码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任务栏互联网+信息技术

张静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新时代以来,为切实提升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之林中的竞争力,教育部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认识到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教育自身的变革需求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内因性的发展空间,让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尤其在中学信息教育课程方面意义重大。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互联网+”教育资源,海量资源扩大教师、学生知识储备

众所周知,教学资源是指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总和。而很多地区往往受限于经济条件,或仅限于书本知识,或教学设备落后,对于很多技术、操作,老师无法清楚详细地讲解。这时候,互联网技术便可以为我们课程的顺利开展开辟道路。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获取不同平台、不同途径、不同地区、不同侧重点的教学资料。超越历史、超越时空的学习资源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多种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资料,更为扩大学生知识库提供宝贵的机会。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

例如,在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2章《管理计算机》中第1节《认识计算机》的教学中,老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简短的几段文字以及插图无法使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机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计算机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史才成为今天我们亲眼目睹的计算机?它又是如何构造的?软件硬件分别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会使学生停住学习的脚步,学生们很难理解也无法想象。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便可以很好地成为课本以及教师的帮手,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教师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海量相关文献以及图片,甚至是纪录片,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学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通过观看纪录片,他们可以了解到将近百年前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是如何诞生的,他们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计算机研究情况;通过浏览大量图片,学生们便可以较为清楚地掌握计算机简单的内部构造,以图片形式为大家讲授计算机构造不仅清楚,而且极大可能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模式吸引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先通过讲述课本为学生们传播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乏味且枯燥,学生们无法提起兴趣进而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然而“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新型教育模式,改变了讲课形式、讲课方法甚至是学生作业检查等多个反面,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地教授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第6章《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前,为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可以预先为学生们播放几组精美的演示文稿,通过观看幻灯片,学生们不难发现其中不仅包含文字、图片等基础要素,还可以通过超链接等方式添加音频、视频等众多元素。教师应该及时告知学生们诸如此类的演示文稿大家也可以动手亲自制作,学生们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会不由自主地认真学习,从而达到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通过“互联网+”的多元环境,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并掌握制作一个好的演示文稿需要具备哪些必备的要素和技巧。鉴于第5章设置制作演示文稿课时较多,课程任务较为繁重,而课时内容较为复杂,教师可以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课前录制教学小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巩固、复习相关的操作。课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助完成项目。课后,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平台、qq群等多种方式,进行后续的讨论和加工来避免课时紧张、课堂效率不高的不足,这也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

三、“互联网+”教学理念,化抽象为具象,化繁为简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一直分为理论以及实践操作两个板块,教师往往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理论知识,再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教室行操作上的练习,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浪费时间,学生还无法真正掌握操作要领。然而“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革新为教师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认识到由互联网教学理论知识是一个十分便捷且高效的途径,而教师本事应该将教学中心转移至实践操作当中去,将更多地时间留给学生来“实战”。实践出真知,通过长时间动手操作,学生们才能真正掌握技术要领。

众所周知,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章《设计与应用文档》单元教学中,WPS文字中的图文混排看起来简单易操作,实则包含字体设置、段落要求、页面布局等多个繁杂的方面。页面显示的任务栏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下拉任务栏中又存在若干个任务栏。在进行图文混排时,学生们往往会因为找不到一个任务栏而停滞不前。新课改之后的智慧教育提醒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使学生们熟悉WPS文字操作。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最基础任务栏,通过动画形式再依次介绍下一级任务栏,类似于在多媒体上罗列出学习框架,使学生们层层深入了解。教师通过此种形式讲述理论知识,为学生进机房腾出更多时间。

四、“互联网+”学习体验,新型体验收获不同效果

“体验”的教学思想渊源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中国可追溯到孔子的教学思想。体验教学经历了体验的户外训练、从户外训练到体验学习、从体验学习到体验教学以及体验教学的繁荣等多个阶段。而“‘互联网+’学习体验”则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每个学生量身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通过在教学软件上设置测试题,学生作答情况将由系统进行批改,系统再为学生设计薄弱部分的练习。每个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学习情况不相同,而智慧教学所针对设计的学习计划也因人而异。

例如,在第6章《加工与制作图片》中,对于图片的“抠取”与“合成”有很多种方式,学生们通过“互联网+”的多元环境下,可以先了解生活中多种对图片处理的方式,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对症下药”,针对问题一一击破。“互联网+”新型教学给老师和学生以新的独特的体验,使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方便中学生信息技术的良好掌握与有效提高。

五、结语

“互联网+”无疑将中学教育提升一个层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新的挑战与体验。智能教育将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众多方面提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巨大魅力。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学生积极配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必然产生意想不到的进步,发挥其真正教育意义,使学生学以致用,受益匪浅。智能教育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将随之进步。当然,此创举现处于初级摸索阶段,仍需进一步讨论研究。

猜你喜欢

任务栏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两个小软件 让任务栏使用更人性化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解决任务栏两区域图标空间之争
任务栏还有另类用法
任务栏的不同寻常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