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学生一个绿色的课堂
——浅谈地理学科生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2020-11-24陈沈逸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数码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证据探究

陈沈逸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适合在实践活动课中实施,课堂教学也同样适用。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更活,更富有弹性,它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早我们的地理课堂上,还存在着很多“你讲我听”、“你写我抄”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改变这样的教学老模式,创新有效课堂,我略作思考如下:

一、将课堂还给学生,实现教师由“演员”到“导演”的转变

以前教师备课,按部就班地规划好课上每一分钟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设计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现在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们已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设计中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即使是教师行为设计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更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学生就是“观众”。教师把大堆大堆的知识“传授”到学生身上,尽管满头大汗、口干舌燥,还是不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你讲我听”、“你写我抄”,迫使学生失去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特长,不利于学生主题作用的发挥,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回归学生主体,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转换,要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当然做“导演”要比做“演员”难得多。教师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又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组织教学,驾驭学生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细化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过程

第一,提出科学的问题。这里的“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又能使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足以引发探究、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第二,收集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或猜想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请教教师、翻阅教材或书籍、登陆网站或其他方法来获取科学的事实和证据。

第三,解释。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

第四,评估。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解释结果并展开讨论,通过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学生可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等,以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与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第五,交流和推广。学生要交流和进一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当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时,别的学生就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讨论中,往往引发新的问题,导致进一步的求证活动和最终的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共识。

三、落实探究性教学课堂实施策略

第一,教师学会倾听、学会参与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争取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知识,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怎样设计下一步教学计划。实际上,证实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第二,教学氛围的民主性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教师应以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的身份积极支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第三,探究性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所以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教学过程必定会碰到一些问题或困难。例如探究的进步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等。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证据探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