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11-24李大奎
李大奎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水泉小学 甘肃 天祝 733206)
1.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此阶段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置,通过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的进行,明确课堂导入环节的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愿望,尽快进入学习新知的状态。明白展开环节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提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推进展开环节的进行。明确新授环节的目的性,才能有目的性地设计出新授环节的问题。同样的道理,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之后,是课堂的核心,此时应设置一些具有分析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其中,乐于学习,积极参与。最后课堂的总结环节,则要设置一些概括性强的问题,鼓励学生动脑参与,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还要明白课堂提问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不仅仅只是提问。有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停地进行提问,设置的问题过多,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课堂气氛似乎很好,实则没有任何意义。有些教师随心所欲,应付课堂,所设计的问题目的性不强,甚至想到哪提到哪,让学生觉得云里雾里,并没有深入地解读教材,更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学生当然就不知所措,无法配合老师。这种提问没有任何意义,导致学生不知所以然,更别提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了。
2.注重问题设计的创造性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然而现在的教育理论却不认同这—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播,而应该是对知识学习方法的掌握过程。因此,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有创造性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能够设计出创造性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开发创造力。
要设计出创造性的问题,对教师的素质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各不相同,他们面对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甚至非常复杂。这些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有非常敏锐的直觉,还要依靠自己的已有经验,这样的教师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把握好学生的动态,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病因”,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实质问题,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对课堂提问产生良好的效果。
创造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所学,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既要顾及课程大纲以及教材等对问题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方面的因素,设计出创造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多下功夫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3.把握问题认知的层次性
好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仅要把握问题本身的层次性,还应该注意到问题的主体——学生的层次性。把握问题本身的层次性,就是要把握好提问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提问要结合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指向,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把握好学生的整体情况,设置好问题的难度,学生的思维是逐层发展的,教师的提问也应逐层进行。
把握好学生层次性,其实是要求我们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个体差异性,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对此,教师也应做到分层提问,若设置的问题只照顾到成绩较好的学生,势必会打消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若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那么这些问题显然对程度好些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样肯定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层次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4.注意提问对象的广泛性
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也一定要时刻注意到提问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独立个体,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课堂提问的对象是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若提问的问题只照顾到成绩较好的学生,势必会打消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若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那么这些问题显然对程度好些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样肯定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因此课堂提问的对象一定要明确,兼顾每个学生。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既要照顾到后进生,也要考虑到优等生,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能把较难的问题都留给优等生,这样会影响后进生的发展,也不能把容易的问题都留给后进生,这样也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要同时考虑到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满足优等生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