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文化差异 构建高效课堂

2020-11-24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西方人汉语交际

○ 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以语言为工具,让各种文化进行对话。因此,外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思想,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反映文化特色,将二者贯穿始终才能高效教好英语,高效学好英语。

一、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称呼。中文对人的称呼,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他们一般把Mr,Mrs,Miss和Ms放在姓前称呼别人。另外,如 Professor,Doctor,Nurse、Captain,President等头衔也可以放在姓前使用。同时,这几个头衔可以单独使用,例如,Doctor,please give me a hand.但Teacher、Master在英语中却不能这样使用。

2.打招呼。在正式场合下,中国人见面相互问“您好”,而外国人相互问“How do you do!”,在这一点上,二者基本相同,这主要是因为汉文化的“您好”是从英语文化泊来的。而在非正式场合,中国人相见时常问“吃了吗?”“/上班呀?”。而西方人则说:

A:How are you(doing)?B:Fine,thank you.And you?

或: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3.介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介绍。自我介绍方面,中国人以“自谦”为美德。西方人则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以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并获得赏识。

在介绍他人时,中西方人基本相同,都尽量拣被介绍者喜好的东西来讲。但在介绍方式上则略有不同。中国文化重视尊老,一般是将年长者、位高者介绍给年轻者、位卑者;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如果是同辈,且又有男有女,中国人习惯按年龄大小去介绍,而西方人一般是将男方先介绍给女方。

4.称赞(夸奖)。在中国文化中,“谦虚”无疑是一种美德。日常生活中对待别人的称赞与表扬时,总是要谦虚地说上两句“哪里,哪里!”“不行,我不行”。而西方文化则崇尚称赞与夸奖,他们把称赞与夸奖看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当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的称赞时,通常的反应是感谢。

接受祝贺和赞扬时,应先表示感谢,即使对方的祝贺不乏溢美之辞,也不能用所谓的自谦来拒绝;其次赞扬就是一种礼貌语言。了解了这一点,在听到对方的赞语后,就不会手足无措,慌不择言地回答“No,no.”,而是大大方方地回答“Thank you.”了。

二、词汇中的文化差异

1.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了解目标语文化,就难以理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狗”一般用于贬义;但在西方,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被作为宠物来饲养,多属中义和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2.英语成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若按字面逐字翻译,往往会闹出笑话,如,“There are no flies on him.”如按字面意思应译为:“他身上没有苍蝇”。可实际上是指“他很能干、聪明,不会上当受骗”。

3.下面列举一些常用词汇使用的例子。(1)“亲爱的”在英语书信的开头常用Dear Sir/Madam等。但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信时却不大敢用“dear”,特别是异性之间。汉语的“亲爱的”和英语的“dear”则是写信常规需要,不认识的人之间,也可用“dear”.(2)welcome“欢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会在接受别人感谢时说,“You’re welcome.”但有些学生把welcome搬到汉语的某些结构中。如“welcome you”成了典型的汉式英语。Welcome常用在be welcomed to结构或welcome to…结构中。(3)蓝色的”英语中,蓝色通常表示“忧郁”,“不快”。例如in a blue mood或in the blues意为“闷闷不乐”。a 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过了愉快的周末后,周一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所以情绪不佳。汉语中,蓝色没有这层含义。

三、打造高效英语课堂的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更好地掌握好上面谈到的诸项差异,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有意识地提高文化素养。作为英语教师,要实现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全方位地丰富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找出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无意识地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套用英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不是中国式英语,才能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加顺畅。

2.有意识地将文化知识融合于教学之中。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条件下,除开设有关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的文化信息。如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等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让学生体会到在具体情况下同一种语义的不同表达方式,加强其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激发和发展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猜你喜欢

西方人汉语交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