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1-24达娃
达 娃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引言
化学是高中学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课程。虽说大部分同学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但是基本上都在学习一些表面的简单知识。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去深入的了解化学知识,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其实化学老师应该在教导学生化学知识的时候,结合初中的教学内容,因为学习一门科目,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之后,才能够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深层次的知识领域当中。就目前而言,化学教育的概念有所改进,但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观念还仍然存在。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总是用分数来衡量知识掌握的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
1.高中化学创新教学的现状
1.1 教育方法过于传统。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仍然无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考试的分数,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忽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控的动手能力。只向学生传达理论性的知识,使得学生感到化学这门学科十分枯燥,兴趣有所降低。
1.2 重理论,轻实践。由于高中化学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时间比较少,所以说教师们都在努力的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高中的化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会过度的偏向于理论知识的研究,而忽视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另外,由于学校的硬件设备匮乏,实验活动不可能顺利进行,教师只能使用黑板进行实验教育。化学知识的内容很深,化学实验的步骤也很多,学习只靠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化学反应。
1.3 不重视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老师的教育经验很丰富,所以老师不会在每天的教育过程中制定教育计划,只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每天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实验过程,直接说明实验的结论和考试要点,背诵对学生的知识要点无益的实验结果,降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质量和能力。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受到严重打击。
1.4 缺乏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在高中的化学教育过程中,老师讲解的实验内容是以书和教科书为基础的,有部分学生不理解知识的要点。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高中的化学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契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去掌握真实的实验操作过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反作用。
2.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培养策略
2.1 改变学生的思想。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因此,学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概念,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制定教育民主化的方针,推测、接受化学知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能力,提高自立的思维能力。同时,学校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人经验,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培养学生的全面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提问,采取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2 教育理念的变更。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改变教育的概念,刺激学生的主观努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教育课程。因此,在教师制定相关教育计划时,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引导学生参加学习过程。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循环和分阶段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用分组和讨论的形式思考化学知识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能够扩展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创新教育方法。教师需要改进传统教学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班辅导,在教室进行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设计教学中的所有环节,引导学生改变枯燥的学习环境,积极思考和探索化学课堂活跃的问题。教师还必须注意实验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学习大胆的猜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4 加强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还需要设立新的教育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教育中。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改进教学方法,将新的知识与方法结合到生活当中,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结语
高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实践运营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研究,还要注意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化学的热情,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培养专业人才。